(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王學剛
李小雙,1973年11月1日出生于湖北仙桃,原中國國家體操隊領軍人物,現任北京李小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自1990年北京亞運會后被大家所熟知,并在1992年、1996年兩度獲得奧運會金牌,特別是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成為我國獲得含金量最高的男子個人全能項目冠軍的第一人。他于1995年榮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1992、1994和1995年3次榮獲原國家體委授予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多次被評為全國“十佳”運動員和全國體操“十佳”運動員。退役后,經營起自己的服裝公司,并在自己喜愛的高爾夫球和音樂方面有所見長,現與妻子在北京定居。
如果把時光回轉到1992年的巴塞羅那,在男子自由體操的決賽場上,一名中國少年以干凈漂亮的“團身后空翻三周”結束了自己的自由體操比賽,并因此獲得了一枚金牌。這名少年就是時年只有19歲的李小雙。
歲月的變遷早已經把春秋調轉了14個輪回,眼前的小雙不再是我們熟悉的運動健將,而成為了一名三十而立的商界精英。但每每提到“三周”那一刻的激動,他仍然可以回味起很多。“如果沒有‘三周’,我就不可能獲得那枚金牌。”同樣,“三周”的精神也貫穿了他今后的創業歲月,李小雙如是說。
自從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李小雙退役后,至今已經將近十個年頭了。而眼前的小雙,感覺上還是那么熟悉,眼神間交流的情感,滲透出對于這十年的感慨。從言談話語間,可以感到一種成熟男人的風范,退役后十年間的歷練,讓他體現出一位商界精英應有的氣質。
小雙欣喜的是他在十年前取得的累累碩果,這讓他不僅成為了民族的英雄,也成為他今天成功的重要資本之一。但一個人從他奮斗了十多年的事業中走出來時,感到的首先是一種茫然。用小雙的話來說,就是“激情并恐懼”著。第一次走出綜合管理的體操隊,真正走入了大千世界,一切事物都透出新鮮。可以有時間去享受生活,尋找開心的感覺,睡到自然醒,快樂地唱歌,小雙把激情盡情地釋放出來。然而沒有人管的日子則失去了一種規律,當十多年的生活方式被一朝打破的時候,內心里必將有一種恐懼在游蕩。“與體操的分手是非常痛苦的,也非常難舍。每天眼睛一睜開就想著,怎么沒有人叫我訓練?怎么今天沒人叫我晚上關燈呢?”小雙這樣描述著。
“專業運動員退下來以后,首先你要對社會有種了解,因為你以前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國家來給你安排,你惟一需要做的就是去拿金牌,等退下來一看,任何一樣東西都需要自己來安排,而不是別人安排你的一切。”小雙用了整整五年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明白自己的處境,盡管曾經是風光一時的民族英雄,但離開運動場,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退役運動員,所有的榮譽全部留在了賽場以內。在社會上,他需要重新認知自己。
之后的五年間,他做過歌手,并不是為了進軍演藝圈,而是享受站在舞臺上的那種感覺。他也曾擔任湖北仙桃李小雙體操學校名譽校長,這可以歸結到他對于體操的眷戀與不舍。
同樣曾經是體操世界冠軍的李寧,既是一位偉大的運動員,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小雙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李寧的成功經驗。在新千年到來的時候,成立了北京李小雙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并由自己擔任董事長。現在,公司的年利潤已經達到千萬元以上。無論從哪種意義上講,小雙的轉型都是非常成功的。他提出了“It’s easy,if you try”的品牌理念,即“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嘗試”。這不僅是說給消費者,更是說給他自己的。當走過來以后,回首時會發現困難并沒有那么強大,前提是要嘗試,就像當年他敢于在賽場上嘗試“三周”一樣。
雖然不再以體育作為事業,但小雙始終沒有遠離體育,他的個人愛好之一就是打高爾夫球。并且在高爾夫球方面頗有建樹,從他家里柜子上大大小小的獎杯就能看出,小雙絕對是個高手。在小雙的家里有一臺42英寸的等離子電視,這就是小雙參加高爾夫球比賽時贏的獎品。說起這些,小雙有些洋洋得意起來。
小雙坦言,數碼產品在他的生活中,出現頻率并不是很高。反而是早年間做運動員的時候,他的手機是隊里換得比較勤的。從最早的“大哥大”開始,小雙就開始用了,到現在他還能夠清楚地記得自己的號碼,908815××。而后來,無論是諾基亞、摩托羅拉、愛立信,還是西門子,他都使用過。但是現在,他本人使用的是一種經典的筆觸式商務手機,雖然還是黑白屏,但能夠存儲大量電話,使用起來又非常方便,小雙索性就沒有再換。
現在被炒得很熱的“網游”,小雙并不是十分關注。他表示,自己一直很喜歡實實在在的東西,而對于虛幻的世界并不感興趣。所以他上網的時間也不是很多,如果上網的話,也就是看看新聞,再有就是去逛逛博客。對于去年被炒得火熱的“超級女聲”,小雙卻是興趣十足,并且對這種表現形式評價頗高。像這種成功的營銷模式,身為商人的小雙覺得值得借鑒,特別是通過電視、短信、網絡這樣的新興互動媒體,實現了非常好的效果。也讓他感到了把握年輕的時尚應該從何處入手。
在采訪的最后,提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小雙表示,雖然自己已經遠離體育界多年,但如果北京需要,他一定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畢竟,在北京生活了近20年,他早已經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故鄉,而且競技體育是他為之奮斗并榮耀過的事業。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小雙的眼神中閃現出一種毅然決然。
采訪后記
從小雙的家里出來,我覺得自己應該重新審視一下這位曾經叱咤體壇的體操全能冠軍了。對于他的記憶,開始于1990年北京亞運會,停留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而如今的小雙,早已經是三十而立的商界精英。可以感覺到小雙在變,變得更加成熟與穩重,但眼神的交錯間,又覺得小雙是那樣熟悉,透出自信。采訪中,我試著讓小雙描述一下站在冠軍領獎臺上的感覺,小雙的回答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平靜”。也許當真的取得了這樣的榮譽,人就會變得平靜起來,真正讓人心潮澎湃的,恰恰是奮斗的過程。
(摘自《數碼精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