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8時14分,在奧運圣火延安傳遞的起點棗園,第一棒火炬手92歲的老紅軍劉天佑(左)與第二棒火炬手交接火炬。 中新社發 廖攀 攝
|
中新社延安七月二日電 題:“圣地”傳“圣火” 火炬手“秀”風采
中新社記者 冽瑋
“幾回回夢里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七月二日,粼粼延河水畔、巍巍寶塔山下,鮮艷的紅色成為這座城市的主色調,激越的腰鼓、嗩吶充斥大街小巷。
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境內傳遞陜西段啟動儀式在陜西延安棗園革命遺址內舉行,夏日灼灼陽光下,任弼時、周恩來、張聞天、毛澤東、朱德、劉少奇故居一字排開,石拱門窗、白灰涂壁、樸素整潔。如果窯洞有記憶,它們所承載的歷史是厚重的,在那個逝去的年代里譜寫著中國革命輝煌的篇章。今天,它們再次作出見證,見證了奧運圣火在有著五千年歷史文明的三秦大地上點燃。
八時十五分許,九十二歲的女紅軍劉天佑雙手高舉火炬,拉開了奧運火炬接力延安站傳遞的序幕。此時,點燃的不僅是奧運圣火,還點燃了在場每一個人的激情。近千名市民,他們揮舞著手里的彩旗,“中國加油”、“奧運加油”、“北京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
火炬傳遞依次從棗園革命舊址、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延安衛校到勝利廣場;過楊家嶺大橋,經圣地路到延安新聞紀念館,過延河大橋、延百廣場、寶塔橋、寶塔山入口到寶塔山廣場。延安市民自發組成長龍在街道兩旁,手舉各種彩旗,打著歡慶標語,舞著陜北大秧歌,吹奏著歡快的嗩吶。而備受矚目的火炬手們,一路奔跑,一路也“秀”出了種種風采。
第六號火炬手張世軍,一個淳樸的陜北農民,三十年來,他先后在滔滔延河水中救出十四名落水者,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他說他不會唱也不會跳,只能用盡氣力,雙手高擎火炬,他代表的是中國農民對奧運那一份最樸素的期盼;當第七號火炬手沈浩奔跑至毛澤東故居前時,周圍的群眾高唱《東方紅》,“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這首歌是由陜北民歌改編而成,在抗日戰爭期間,民眾用以表達對領袖毛澤東主席、對中國共產黨由衷的感激之情。
第三十九號火炬手魏巍的表現最吸引“眼球”,他高舉火炬,原地來了個漂亮的空中翻騰,贏得沿線民眾的一片喝彩;一百四十號外籍火炬手De AristeguGonzaloi郭雷若按捺不住內心激情,頻頻向觀眾招手示意。在著名的寶塔山腳下,聞名遐邇的陜北民歌大王王向榮擔任一百九十五號火炬手,他接過火炬,一邊奔跑,一邊即興編詞,引吭高歌:“咦呀么嘿,對面的山對面的海,對面的好漢看過來……
巍巍寶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標志,除此之外,延安市內擁有各類歷史遺跡五千八百零八處,革命舊址三百五十多處,珍藏文物近七萬件,是中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國務院首批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