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術與風險投資結合是技術資本化的主流途徑,但是中國目前尚缺乏這樣的市場氛圍。
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有關專家認為,發展低碳經濟應當立足本國現實情況,同時轉變發展低碳經濟的思想觀念,只有各領域形成合力,才能促進低碳經濟發展。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各國在金融危機后都將其作為拉動經濟的新增長點。“其實,世界大多數國家早已步入低碳經濟階段,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階段。在我國,發展低碳經濟應該從我們國情實際出發,立足國內,本著有主導地合作來充分利用各國先進技術。” “十二五”規劃專家討論小組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滕飛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滕飛說,從現階段國情看,我國目前仍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對于制造業的依賴必不可少,所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雖是大方向,但仍需要一個過程,拋棄所有的制造業并不現實。所以,發展低碳經濟不一定是單純發展高技術含量產業,也不是片面地引進國外本身還不成熟的技術,而應首先考慮將本國傳統的技術升級改造,這樣不僅成本低而且能夠適用于中小企業。
“比如說在垃圾治理方面,在歐洲其技術就非常先進,每個樓宇里都有一個高速運轉的風洞,垃圾被空氣抽到管道里經過分離后出來就有一部分是能源。但這個技術引進到中國的話就不現實,因為那樣就需要對城市的管道進行改造,這是多么大的工程可想而知。”滕飛舉例解釋道。
除了立足本國實際之外,滕飛還認為,發展低碳經濟也不是一個形象工程,更不是一個華而不實的運動口號,而是需要實實在在的產生效果,看它能產生多大的經濟效益、能為國家貢獻多少稅收、能為老百姓增加多少消費指數,所以在制定好規劃后,應當實行定期評估,看看效果如何。而且,發展低碳經濟還需科技、貿易、外交多部門一起推動,而不是某一個部門單打獨斗。尤其是外交領域,需要確保我們更多地利用全球技術和資源為國民謀福祉。
而在發展低碳經濟如火如荼的時候,有專家提醒警惕建設低碳經濟的盲目化,針對這一點,滕飛也認為,目前在調研中也發現了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存在盲目上項目的問題,現實中行行都在往低碳上靠,但各領域各自為政卻并不利于技術的開發,同時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滕飛建議,政府須用正確、科學、合理的理念引導各行業整合,并鼓勵發揮民間資本在高科技企業融資方面的作用。(記者 鐘慧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