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上8:30,故宮博物院將為“地球一小時”活動關燈。同時參加活動的還有巴黎埃菲爾鐵塔、紐約帝國大廈、倫敦巨眼摩天輪、悉尼歌劇院和曼谷大皇宮等國際地標。已有1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個城市的機構和個人參與這一活動。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從2007年開始的,由于宣傳做得好,形式感強,它得以在中國迅速普及。今年西南地區的旱災,加重了國人對環境的擔憂,所以“地球一小時”更加引人關注。熄燈、節電、低碳、環保,是這一活動想表達的主題。有些人甚至提出了燭光晚餐、仰望星空等方案,為這個活動增加浪漫色彩。
但也有人提出了質疑,去年歐洲就有電力公司表示,瞬間大規模地熄燈開燈,可能會造成電網癱瘓。當然到現在沒有電網癱瘓,因為活動選擇在周末,節省的是民用電,民用電只占用電比例很少的一部分。這也決定了“地球一小時”的宣傳作用,遠遠大于實際作用。
北京曾經公布過國家機關的年均耗電量,達到了每建筑平方米85度多,人均則達到3000度以上,商業設施就更多了。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每平方米年耗電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真要節電,該從大戶入手,遠不是關一個小時燈所能解決的。
至于照明節電,很多城市都把力氣花在推廣節能燈上。不過,這又給了不法商家牟取暴利的機會。普通老百姓能分得清楚混合粉、鹵粉、三基色乃至LED節能燈的區別么?但它們之間的價格差異是的確存在的。節能燈泡比普通燈泡貴很多倍,其節約原理,是把電費轉移到購買燈泡的費用上,算下總賬來,要比使用普通燈泡便宜。但問題就在這里——除了商家搞出許多詞匯概念忽悠消費者以外,還有大量假冒節能燈充斥市場,它們的壽命連一個月都不到。南方某省會城市工商部門曾經統計,節能燈有六成不合格。北京也曾經查獲過大量假冒節能燈。
一個城市,參加“地球一小時”活動很容易,地標建筑加盟、市長支持、公眾人物做代言即可。但是一個城市要真正走向低碳環保并不容易,面臨的是經濟發展、生活質量與環保之間的矛盾。對于中國來說,還要整頓市場秩序,改變公款用電中大手大腳的習慣。工作繁瑣而艱難,不能在黑暗中浪漫一小時,就認為萬事大吉,盡到環保責任了。沒有,遠遠不夠。
宣傳沒錯,作秀也可以,但不可以僅僅熱衷于此,而這正是部分環保主義者的誤區。搞形式主義,忽略環保的艱巨性,只要求普通公眾自律而不肯從社會環境上下工夫,這些都可能把環保活動引入歧途,也是今后應盡力避免的。 (評論員 程赤兵)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