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閘限電在全國范圍內愈演愈烈。為何年年大雪,年年都要拉閘?原因不只是電煤運輸緊張、電企庫存能力有限這么簡單。由于煤價上漲,電企庫存其實長期處于低位,這次拉閘限電就是借嚴寒“說事”。
拉閘限電兩大疑點
疑點一 運輸難?產煤大省電廠也缺煤
又是暴風雪,又是全國局部范圍的拉閘限電,繼湖北、江西限電之后,目前華中電網旗下重慶電網也開始拉閘限電,停電正在全國范圍內愈演愈烈。
對此,電力企業目前對外的普遍說法是:近日北方大雪導致封路封港,電煤運輸驟然緊張導致的電煤供應不足。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就在記者的采訪中,廣東省煤炭運輸協調主管部門負責人透露,目前,即使在山西這樣的產煤大省,有的電廠也同樣沒有煤。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煤炭價格過高,電廠寧可減少發電量也不愿意多購買高價煤炭。
事實上,由于國內煤炭價格過高,國內電力企業甚至紛紛“舍近求遠”到海外購煤。每年初煤炭進口猛增50%以上,出口暴跌50%以上已是家常便飯。
疑點二 庫存少?存煤天數僅美國一半
電企限電的另一個理由是“電煤庫存不足”。但既然冬季煤電需求大、煤炭運輸難已成為規律,并且氣象臺已提前預報了本次寒潮?為何電力行業不能提前儲煤?
參考國際情況,如美國冬季也常有極端天氣,但卻很少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據美國監控電力傳輸機構的統計,美國電廠存煤量普遍超過30天,基本能應付極端情況。而中國的平均存煤量在15天,警戒線則是8天至10天。庫存大幅低于國際水準,難道是國內電企倉庫不夠大,不能儲存足夠的電煤嗎?
對此,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電廠存煤水平完全可以達到20天以上,很多電廠本身就靠江靠海而建,擁有很多儲存煤炭的地盤,存煤量高過20天沒有多大困難。
事實上,在利益怪圈的驅動下,國內電廠的存煤始終保持在一個“低水準”上,一位電力行業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全國的電廠庫存水平都低得“驚人”,“一直都沒有恢復到前幾年的水平”。
電廠不愿“儲煤”背后的原因是“前幾年,因為煤炭價格上漲而電價未能上調,造成電力企業虧損嚴重,電廠不愿意存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界人士向記者透露。而廣東一家發電集團權威人士昨天向本報記者坦言,煤炭成本太高,如果存煤太多,電廠確實吃不消。而煤價在年底的一次大幅上漲后,電企目前已經處于盈虧平衡點,“這樣一來,發電企業更沒有存煤的動力了。”
“電荒”透視
煤電價格機制沒有理順
電企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卻不愿提前存儲足夠的煤炭以供嚴寒之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價格機制沒有理順,煤炭市場完全市場化,電價卻是國家控制,電價和煤價錯位,煤電存在深層次矛盾”,一家證券機構分析師昨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廣東一家大型發電廠人士向記者稱,在這一個多月內,動力煤和優質煤炭漲幅驚人,有的品種煤炭漲幅超過30%,估計后期還會上漲。在國家嚴控電價的情況下,煤價的上漲已把電企逼到了盈虧平衡的邊緣。
一方面是煤價充分市場化,煤炭企業控制產量抬高價格,另一方面是電企擔心成本壓力,盡量壓低庫存,煤電的“錯位”導致電力供應一不留神就陷入“富余”和“電荒”的怪圈。
兩者“頂牛”的原因在于,我國對電力企業實行壟斷經營和電價的嚴格管控,但從2002年起國家就放開煤炭市場,民營企業活躍其中;兩者的矛盾從此幾乎是不可調和的,這種矛盾幾乎總在遇到極端天氣或者供需嚴重失衡的時候,以電力方面拉閘限電的形式集中爆發。有分析人士因此質疑,這次拉閘限電背后可能是電力行業借嚴寒“逼宮”,催促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化解煤電困局。
“電荒”破局
電力改革推動“大用戶直購電”
事實上,國家近年來已加大電煤體制改革,記者從國家電監會獲悉,國家電力體制綜合改革已在2008年啟動,其中南方電力市場被初步定為試點。據悉,此次電力體制綜合改革將繼續推動“大用戶直購電”等深層次電力改革措施。
目前我國已分別在吉林和廣東臺山地區試行大用戶直購電,這種方式將鼓勵發電企業和大企業直接見面,電價方面擁有更大的靈活度,更關鍵的是,鼓勵發電企業和大用戶直接見面,將不再把電網公司作為唯一的售電渠道,“發電企業可以自己架電線,也可以上公共電網,只需支付少量的過網費,就可提高電企利潤。”電力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電價逐步市場化后,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理順煤電關系,使得雙方的供應需求更加理想化,即使在天氣寒冷或極端情況下,雙方都可以根據市場自由調節。(徐海星、陳海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