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3日電 中央紀委常委、監察部副部長黃樹賢在最新一期《求是》雜志撰文指出,腐敗案件涉案人員外逃和犯罪資產流失,是當前中國反腐敗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問題。
文章指出,腐敗犯罪嫌疑人的遣返、移送以及犯罪資產的追回,是在拓寬反腐敗國際合作工作中,應當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中國為此采取了一系列國際合作措施,但在司法協助、人員引渡、與國際刑警組織合作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當前,迫切需要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國際公約框架下,加強與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交流和合作,綜合運用政治、外交、司法以及個案處理等手段,努力在司法協助、執法合作、人員遣返、資產追回等方面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文章指出,在紀檢監察機關發揮的職能作用中,要做好國(境)外緝捕追逃聯絡協調工作。目前,中國在加強對外逃腐敗犯罪分子的緝捕以及追贓方面的國際合作方面,還是基于個案協作,缺乏制度安排,沒有形成雙邊反腐敗執法合作的長效機制。對此,要認真研究,掌握有關國家的批約和適用情況,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的框架內,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的空間,逐步建立雙邊開展反腐敗合作的長效機制,探討在禁止貪官入境、遣返腐敗犯罪嫌疑人、追回和返還腐敗資產及反洗錢等方面形成具體合作機制與辦法。
文章亦指出,應關注反腐敗信息資料的收集和交流。要密切關注國外關于中國反腐倡廉工作的報道、評論等輿情信息,全面了解和掌握國外反腐倡廉的實踐及理論動態,為領導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要加強與國外反腐敗機構的信息交流,共享反腐敗的經驗,及時通報反腐敗的情況,建立經常性的信息溝通與工作交流機制。
另外,還要關注公眾參與反腐敗的機制。中國的憲法和法律法規對人民群眾參與反腐敗有明確的規定,在反腐敗實踐中形成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中也包括“依靠群眾的支持和參與”的內容。中國有必要向國外人士積極宣傳人民群眾在反腐敗方面的民主權利、公眾參與反腐敗的渠道以及對公眾舉報投訴等的處理等情況。同時,中國也要注意學習和借鑒西方國家在實行政府信息公開和注重保護舉報人權利等方面的做法,不斷完善公眾參與反腐敗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