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寧波二月二十日電 (記者 白林淼)中國中央電視臺狗年首部賀歲劇《紅衣坊》近日播出,許多“紅幫”學者相聚浙江寧波市“紅幫”服裝博物館,專門就電視劇《紅衣坊》展開討論,并有專家認為該劇有悖歷史。
據了解,作為中國第一部反映制衣家族的電視劇,以寧波“紅幫”裁縫奮斗史為原型,以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商界為大背景,講述海派西服的領袖人物——張天云坎坷、離奇的人生經歷。劇中涉及到的服裝老字號“同義昌”和海派西服的領航者張天云都有生活原型。
該劇自大年初一在央視一套每天上午熱播時,許多觀眾放棄懶覺,早早起床守在電視機前。二月十五日,該劇播出最后三集,投資方中視傳媒就告訴記者,《紅衣坊》的收視率相當不錯,超出了他們預期的想象。
可這以寧波“紅幫”為原型的電視劇,卻引起了大批寧波觀眾的關注和不滿。部分“紅幫”專家認為,該劇并沒有客觀地反映紅幫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誤導了觀眾對“紅幫”的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裝史研究專家表示,該劇根本就是在誤導觀眾,劇中反映的歷史基本上是不客觀。
“大家都知道寧波的紅幫裁縫揭開了近現代中國服裝歷史的第一頁,但在《紅衣坊》中主人公卻反復講,他們的目標就是在上海辦最大最好的西服店,這跟紅幫的歷史任務相比簡直就是太微不足道了。
其次,紅幫裁縫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引進了西服,并且讓西服本土化,也就是中國化,而且紅幫裁縫還獨創了中山裝,這代表著中國古裝的改革。但這些輝煌的功績在《紅衣坊》中卻絲毫沒有提及。
寧波市民黃先生告訴記者,紅幫裁縫最基本的品質是勤儉起家,是講信用,但在這個電視劇中的主要人物——兄弟倆張天云和汪仁昌基本上都不講信用,都是騙來騙去的,騙完中國人騙外國人,騙完男人騙女人,騙到最后還搞窩里斗,他們都是憑著一些爾虞我詐的東西發家,這會讓不了解紅幫裁縫的普通觀眾對“紅幫”的歷史產生誤解。
不過,“紅幫”專家唐世麟認為,從歷史角度來看,這部電視劇的確有些問題,但這也可以理解,戲劇總是要通過藝術加工的。而且它并不是一部歷史劇,而只是以紅幫裁縫作為一個藍本,增加該劇的可看性。
電視劇《紅樓夢》“林妹妹”的扮演者——陳曉旭是該劇的制片人。她說,站在他們的角度,這些專家的質疑是可以理解的。在拍攝《紅衣坊》時,他們查閱了跟紅幫裁縫有關的很多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原來創作劇本時也想按照史實來寫,但戲劇和歷史畢竟不是一碼事,所以最后決定把紅幫裁縫歷史作為該劇背景,抓住紅幫裁縫的精神、高超的技藝和幾代的傳承以及他們的民族大義。
“我們拍攝這部電視劇的目的就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紅幫’,讓大家知道紅幫裁縫是中國西服的鼻祖,‘紅幫’是愛國的民族工業。我希望研究紅幫的專家不要以考證歷史的眼光來考證戲劇。如果有機會,我愿意跟紅幫專家一起能好好的研究紅幫裁縫,拍一部真正反映紅幫歷史的紀錄片! 陳曉旭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