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29日電 廈門市經發局、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的課題《臺灣產業外移趨勢與廈門市利用臺資的對策研究》公布。研究表明,雖然近年廈門利用臺資有所下降,但從總體來看,成效仍較為顯著,吸引臺資大多為生產性項目,經濟效益普遍較好。
據《廈門日報》報道,至2004年底,廈門累計吸引臺資2284項,協議金額43.93億美元,實際到資27.35億美元,三項指標分別約占祖國大陸利用臺資的3%、5%和6%,雖然落后于蘇州、東莞、上海等地,但仍然是大陸臺資較集中的城市之一。
廈門臺資企業不僅涉及的領域越來越深,而且投資規模越來越大,投資行為也趨向長期化,其特點主要表現在:投資活動的集中性、投資企業的規模化和經濟收益的普遍性。目前,投資千萬美元以上的臺資企業有54家;投資上億美元的臺資企業有5家,臺資已超過港資,是廈門第一大境外資本,并成為廈門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該研究報告稱,在臺灣產業加速北擴的新趨勢下,廈門市應積極利用兩岸關系發展中出現的新形勢,在吸引臺資初見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近臺快攻”的獨特優勢,擴大利用臺資的規模,吸引臺資“再回首”。
研究報告還稱,由于電子信息硬體產業已在長三角地區形成相當規模,要想改變臺資電子信息硬體生產企業的流向似乎不合現實。在未來爭奪臺資的競爭中,廈門應該選擇光電業、以軟件業為重點的電子信息產業、石化業以及服務產業等。 (劉艷、紀偉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