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底的一個深夜,陜西韓城黃河西岸梁代村,“嘭”的一聲悶響,將大半個村子的村民吵醒。
“像放炮、也像地震”,一位村民回憶。余音散去,接著睡去的人們并未意識到,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延續(xù)一年多、至今仍未結束的“戰(zhàn)爭”。
第二天,村民在玉米地里發(fā)現了一個洞。事后證實,這正是盜墓賊放炮炸取通道留下的。
“我們一直在和盜墓賊爭搶文物。”12月23日中午,韓城市文物保護局副局長王仲林站在梁代村頭向記者介紹,古墓群發(fā)掘前后,約有數百盜墓賊踏上這塊土地。
而正是因為盜墓賊紛至沓來,才引發(fā)了官方的關注,并最終導致33萬平方米墓葬群的發(fā)掘。
小村“驚雷”
12月23日,梁代村古墓群北邊約百米的溝渠里,一坍塌的地道通向發(fā)掘現場方向。古墓四周的田地里,圓形盜洞零散分布。
2004年夏季夜晚的那聲“驚雷”之后,這樣的盜洞開始在梁代村頻繁出現。
“突然冒出個洞!”巨響次日,在村北200米遠處,有村民在玉米地里看見了一個洞,洞直上直下,口呈圓形,直徑不過半米,深有七八米,洞外堆有鮮土。
村民們并未意識到上一夜的響聲和地洞有何關系。
接下來的幾天里,“嘭”的悶響同樣在深夜響起,而更多的地洞出現在田里。
“可能是盜墓的。”梁普會把自己的猜想告訴村民,悶響是盜墓者探得有墓葬后在炸洞。梁是村里的會計,早些年在韓城市古建公司做過13年技工,曾赴西安、青海等地修繕文物。
“我們村有古墓?”村民們將信將疑。
12月22日,梁普會在家里對記者說,雖然梁代村有明清時期的土城墻,但以前從沒聽說有誰在地里發(fā)現任何盆、罐等像文物的東西。
但同時也有人記起,曾有村民在村北洪溝發(fā)現橢圓銅片和陶器碎片,銅片形如魚鱗,外布綠銹,碎陶則燒有紋飾。
梁和村民決定在深夜到田里去看看。
“真的見到了盜墓的。”梁普會回憶,深夜他們打著手電筒鉆入村北的玉米地里,聽到碰觸玉米葉的“刷拉”聲,人影閃過之后,村民們發(fā)現新盜洞的土。
梁在土里找到了一個類似手鐲式樣的環(huán)形青銅器件,這讓他認定跑掉的人就是盜墓賊。
去年10月,梁普會遂向當地警方和韓城市文物旅游局報案。
“可在我們的普查中,梁代村并沒有地下文物的記載。”
今年12月23日,韓城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長王仲林回憶。
“我也不知道那兒有沒有文物,先把賊轟走再說!”
王仲林安排了一些人巡邏,“怕真有文物卻被賊給挖了,事兒就大了。”
數百盜賊到來
“賊沒少,反而多了。”讓王仲林沒想到的是,雖然安派了巡邏人員,但更多的盜墓者來到梁代村,范圍就集中在村北不足千畝的土地上。
“放炮炸洞的越來越多。”村民們說常會震得窗戶“咔咔”地響。
更多隱藏的地洞在11月份被發(fā)現。村民們開始冬灌,但水怎么也流不到地的另一頭,他們發(fā)現水都順著一些小洞口流到了地下,挖開一看,下面墊有木板,抽出木板,是不見底的黑洞。
這樣的情況,出現在多家村民的地里。
“這說明盜墓者還想利用這些洞。”王仲林判斷,要么盜墓者在巡邏人員的威懾下沒來得及盜走文物,要么地下文物很多,盜賊一時取不走。
“我們都管不過來了!”
梁普會是三名村民巡邏人員中的一名,他說,有時候,一晚上會遇到幾撥盜墓者,來者并不怎么怕他們,有的會跑了躲躲再回來,有的甚至會朝他們笑笑,而巡邏人員能做的只是拿著棍子呼喊著轟跑對方。
盜墓者的膽子之大更出乎文物稽查部門的想象:去年年底,常有盜墓者私下找到巡邏人員意欲收買。
“只要三五個晚上不去巡邏就給你一萬元。”12月22日,梁普會回憶,就曾有人拿錢去他家里賄賂他,來人操當地口音,在地里巡邏時曾打過幾次照面。
梁普會當場回絕了對方,并把情況反映給當地警方和文物部門,王仲林則多雇請了三名農民巡邏,同時,梁代村所屬轄區(qū)的昝村鎮(zhèn)派出所也派員協(xié)助巡邏。
甚至有團伙盜墓者公開向執(zhí)法人員挑釁。
今年3月份,巡邏隊發(fā)現一9人盜墓團伙,在抓獲一人后,跑掉的盜墓者又舉著鐵棍、木棒跑回來,喊著讓執(zhí)法人員放人。
執(zhí)法人員將抓獲的盜墓者帶至梁普會家,其余8名盜墓者也追到梁家院外,梁普會馬上打電話給村支書。
很快,村里喇叭響了,100多名村民被召集起來,合力將盜墓賊趕走。
據當地警方和韓城市文物部門的統(tǒng)計,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份,共有20多個團伙的約四五百名盜墓者來到梁代村,多是來自河南洛陽、三門峽,山西晉中和陜西西安、渭南等地,前后共有40余名盜墓者被抓獲。
“我想是有人盜得文物賣了大價錢。”王仲林說,能有那么多的盜墓者從各地趕到梁代村,很多還冒著生命危險與執(zhí)法人員對抗,說明梁代村地下文物不同尋常,而這一消息也已在文物黑道上傳開。
麥田里的發(fā)現
5天時間里,14名盜墓賊連續(xù)造訪一塊麥田,讓王仲林更加擔心起來。
今年4月1日晚,在梁代村北谷場旁邊的一塊小麥地里,有三名盜墓者在挖洞時被抓獲。4月5日,又有11名盜墓者再次來到這塊麥地,執(zhí)法人員除抓了其中8名之外,還繳獲了300斤炸藥,以及多把鐵锨等盜墓工具。
“這塊地下會有什么,盜墓者如何認準這塊地?”王仲林急切地盼望著陜西省考古專家的到來。
在盜墓者涌向梁代村的同時,他前后三次書面向渭南市文物局匯報盜墓猖獗的情況,并希望能有考古研究人員來梁代村探查。
村會計梁普會被他拉著一起去見了韓城市委分管文物工作的副書記王棟梁。王棟梁在查看盜洞后,要求公安局加強警力看管,韓城市公安局還給昝村鎮(zhèn)派出所特配了兩把手槍用于執(zhí)法。
4月21日,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專家孫秉君和技工劉銀懷乘坐大巴車趕到了梁代村。
“就背了一個包,不像要長待,他們也不相信韓城會有什么高規(guī)格的地下文物。”
王仲林現在還記得兩人來時的樣子。
“誰都不相信。”12月21日,孫秉君說,當地對地下文物的普查并未發(fā)現梁代村有地下墓葬,雖然梁代村有明清城墻,但對于文物大省陜西來說,就算有明清墓葬也“不值一提”。
陜西省考古研究所有關人士證實,當時孫秉君兩人到梁代村的任務只是,“花十天挖挖看有無東西”。
兩人找到了梁普會,在梁的張羅下,從當地雇請了幾名農民開始發(fā)掘,首次發(fā)掘就定在盜墓者想用300斤炸藥炸洞的麥田里。
“眼前的景象讓我吃了一驚。”劉銀懷回憶說,隨著黃土刨出,眼前開始出現了馬骨、馬車等物。
這是一座車馬坑,長約5.1米,寬4.2米,共出土馬車4輛,馬骨架5具,其中車輪、軸、輿、轅、衡等馬車構件,均是被拆散后放置于坑底。
“只有貴族才有這么大的車馬坑。”劉銀懷說,在車馬坑的南邊發(fā)現有青銅車飾,則證明了年代的久遠。
“必定有大墓。”專家們判斷。
隨后,陜西省考古隊第二批考古工作者趕赴韓城梁代村,開始大規(guī)模的探查,在村北120米處的這塊高地上,初步調查墓地面積共有33萬平方米,東西長達600米、南北寬550米。
考古人員用洛陽鏟對中間1/10面積推測的核心地帶進行勘探,共發(fā)現西周、東周車馬坑17座,墓葬103座,其中最重要的有4座帶斜坡墓道的大型墓葬。
經國家文物局和陜西省文物局批準,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開始對梁代村古墓群進行搶救性發(fā)掘,首先發(fā)掘三座。
“硬搶”文物
今年4月底,昝村鎮(zhèn)派出所獲知線索,有來自西安方面的盜墓團伙將開赴發(fā)掘現場,他們配備了微型沖鋒槍,準備“硬搶”。
盜墓者并未因為陜西省考古研究所的進駐而停止進入梁代村。
昝村鎮(zhèn)派出所將這一情況傳達給韓城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長王仲林,王仲林立即向韓城市委市政府匯報。公安局派出數十名警察持槍守候。
當日凌晨兩點,從西安方向開來的一輛轎車在接近梁代村的高速公路處停車,四人下車朝梁代村走去,警方鳴槍示警,四人折回高速公路開車逃走。
“盜洞仍在增多。”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韓城考古隊負責安全保衛(wèi)工作的王現偉說。
8月20日,一處新的盜洞又出現了。巡邏人員在鮮土里發(fā)現一水杯蓋大小的青銅器,經辨認為青銅盉蓋。
盜墓者可能還未得手,第二晚,他們提前埋伏在玉米地里,抓獲一人。
“盜墓者并未退卻。”孫秉君介紹,此后幾天,周圍異常平靜,但盜墓者已將目標對準了考古者正在發(fā)掘的墓葬。
8月31日晚,巡邏人員發(fā)現一男子蹲在附近田地里,經訊問,該男子承認是在放哨,另有7人正在挖地道準備盜墓。
“他們正在挖土,洞內到處都是方便面、榨菜和香煙。”王現偉和警方趕到發(fā)掘現場北邊溝渠的一個地道,將7人抓獲。
12月22日,記者在考古所安保人員王現偉的引領下,察看了該地道。在發(fā)掘現場北邊約100米處,一條寬約50米深約20米的洪溝蜿蜒向東約300米連接黃河。
在洪溝約10米深處的溝壁處,一個開口直徑約1.5米的地道藏在雜草背后,周邊布滿高約1-2米的花椒樹,王現偉說,當時是夏季,有花椒樹和雜草的遮擋根本看不到洞口。
經考古所測量,此地道口與發(fā)掘的墓葬直線距離90米,而當時地道已被挖了20余米,且方向正對著專家發(fā)掘的墓葬。
“再有一周的時間,大墓可能就會被掏空了。”王仲林說。
擔心“招賊”
12月16日,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和韓城市政府首次聯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外界發(fā)布了梁代村墓葬的初步發(fā)掘成果。
“我們的心又懸了起來。”孫秉君說,向全國甚至全世界都宣布了梁代村有重量級的文物,擔心再招賊來。
三座古墓被發(fā)掘之后,省考古所為安全起見,對記者采訪一律拒絕。
在發(fā)掘現場,一座約10來米高的瞭望臺豎了起來。除此之外,對發(fā)掘現場用鐵絲網圍攏。韓城市公安局派出20多名警察持槍24小時巡邏。
12月20日,陜西省分管文化工作的副省長趙德全親臨發(fā)掘現場,特別就文物安全問題提出了相關要求。考古隊副隊長陳建凌證實,本月底將有武警派駐發(fā)掘現場。
梁代村古墓群,已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在記者采訪的幾日,每天有十多批官員、專家等訪者到達。
在鐵絲網外,每日還有很多進不到現場的來訪者圍觀,還有人在墓葬遺址范圍內轉悠。安保人員王現偉不時抬頭掃一眼窗外,“不會也有賊來趁機打探吧?”
在發(fā)掘現場的帳篷里,掛著一把防暴手槍。
【來源:新京報;作者:劉炳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