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九日電 臺北消息:臺灣人痛苦指數不斷攀升,而島內外商對臺灣當局的不滿也在滋生。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外商對政府處理企業投資的不滿意度接近五成,而且對于臺灣未來一年的經濟感到樂觀的,也僅剩兩成,感到悲觀的更增加到三成以上,顯示外商對臺灣的滿意度正消退中。
《聯合晚報》引用《遠見》雜志消息說,島內外商認為臺灣應該優先改善投資環境的項目,開放兩岸直航居首,其次是改善政府效能,穩定政局則排名第三。
《遠見》雜志第三年進行“外商投資臺灣意愿調查”,結果發現,外商對臺灣政府處理企業投資不滿度接近五成,比去年增加一成以上;滿意度則比去年下降約為一成。不但如此,雖然臺經院預估明年經濟成長可達百分之三點九六,但是外商對未來一年的經濟,感到樂觀者只占百分之十二,比去年減少將近兩成,持平者增加到百分之四十四,悲觀者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七,為百分之三十一點三。
調查如同去年,開放兩岸直航、改善政府效能、穩定島內政局、放寬外籍人士來臺工作辦法、簡化透明法令規則,依舊是外商認為最需要改善的前五大項目。
另據報道,不少外商認為臺灣當局不“三通”、效能不彰、限制又多,投資臺灣的誘因,只剩下人才素質、生活品質與公共建設而已。
歐洲商會執行長紀維德談到“政府效能時”指出,臺灣自行建立一套規定,不完全采用國際標準,以商品檢驗為例,進口品通過歐洲檢測,可是,到了臺灣,還要再驗。一家歐商的等離子電視,花了一年才拿到認證,他不懂當局相關部門是怎么溝通的。
提到兩岸政策,臺北市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理庭表示,如果不直航,“臺灣和大陸一點都不近,應該移到泰國、越南的南部”。紀維德也認為,因為戒急用忍,臺灣成為亞太轉運中心的機率愈來愈小了。
此外,禁止中國大陸產品進口,連保守的日商也頗感無奈,臺北市日僑商會總干事黃哲雄就表示,日商在大陸制造的半成品不能進口,在臺投資就變得沒有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