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比正規(guī)足球場大兩倍、十多層樓高的巨輪,停泊在上海外高橋船廠碼頭上。她正是數百家中國大陸、臺灣和香港地區(qū)媒體近半個月內追逐的目標——長289米、型寬45米、型深24.5米的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
她的名字叫“中華和平”號,從明天下午起,她的足跡將行遍五大洲四大洋,斗大的漢字“中華和平”會在世界各大港口亮相。
20天前,本報在國內媒體中率先披露了“中華和平”號的消息,昨天,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周慕豪和“中華和平”號第一任船長魯沛亞,獲知了這艘船誕生的經過。
臺灣“船王”的宿愿
“中華和平”號的臺灣船東——中國航運股份有限公司,是董建華父親董浩云于1946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當時辦公室在外灘前匯豐銀行大樓301室;之后從中國大陸遷至臺灣,現任董事長彭蔭剛是董浩云的女婿。由于這家曾躋身世界前列的航運公司在上海“出生”,因此一直非常想購買上海建造的巨輪。
上世紀90年代,臺灣“船王”彭蔭剛表示要向上海購買兩艘30萬噸油輪,卻因當時申城造船業(yè)水平尚未達標而難以如愿。
2003年6月25日,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交付了第一艘出口船——由香港泰昌祥航運公司訂造的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祥瑞”號。就在這一天,應邀前來參觀的彭蔭剛與外高橋船廠簽約訂造H1020船(即“中華和平”號)。
周慕豪告訴記者,后來之所以取名“中華和平”,一方面因為和平統(tǒng)一是兩岸人民共同愿望,另一方面中國航運公司旗下巨型散貨船命名都以“中華”為姓,如“中華鴻運”、“中華偉聯”等。“中華和平”號是臺灣船東直接在祖國大陸訂造的第一艘巨輪,也是中國航運公司旗下第4艘散貨船(第5艘已定于下月也在外高橋船廠開工興建,明年上半年完工交船)。
首航船長來自臺灣
“中華和平”號,誰是首航船長?其實,從6月1日起,63歲的船長魯沛亞就一直“藏身”在這艘停靠在外高橋船廠碼頭的巨輪上,一天也沒有下過船。
這位有30年遠洋航行經驗的老船長興奮地告訴記者,“中華和平”號是他所見過的最好散貨船,在環(huán)保和人性化設計方面遠勝于他駕駛過的日本、韓國巨輪。
“中華和平”號燃油艙挪到了船體上部兩側,且采用雙層隔離空艙進行加固,這一創(chuàng)新設計確保燃油不會泄漏到海面上;從甲板到駕駛艙設有電梯,船員餐廳內可提供冷氣,船上甚至還建了游泳池;船長工作所在的駕駛艙,離海面大概有十多層樓高——據魯沛亞介紹,只有在最惡劣天氣情況下,借助風力海浪可撲到40多米高的駕駛艙,但“力氣”已屬強弩之末。
有意思的是,注冊地在香港的“中華和平”號,除了船長和輪機長來自臺灣,其他22個船員都來自大陸。她的首航從外高橋到南非,途中不停歇航行20天,裝載煤炭后再繞道好望角至荷蘭鹿特丹。
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的船員喻志剛說,能跟隨在上海制造的巨輪周游世界,是每個中國船員最值得驕傲的事。而老船長魯沛亞笑言,這是他一生遠洋航運中最好的“搭檔”,他希望能在“中華和平”號上工作至退休。
“好望角”連兩岸三地
“中華和平”號是外高橋船廠建造的第18艘巨輪,而它能擁有“中國第一船廠”美譽,與中國設計、中國制造的好望角船型不無關系:目前,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已先后承接好望角型散貨船43艘共750多萬噸,全球四分之三的好望角船型訂單落入上海外高橋造船公司囊中。同時,好望角船型是我國目前建造的最大噸位散貨船。
世界航運巨頭比利時波士瑪、日本郵船株式會社、美國福茂、希臘卡迪夫、土耳其格頓和香港泰昌祥等,旗下遠洋船隊都擁有上海制造的好望角型散貨船。
為中國造船業(yè)打出國際品牌的好望角船型,如今正成為中國大陸和香港、臺灣兩岸三地經貿合作和交流的橋梁。中國船舶工業(yè)集團公司總經理陳小津評價:“中華和平”號從上海啟航,讓全世界看到了海峽兩岸中國人攜手打造航運大國和造船大國的美好遠景。
相關鏈接:新船如何命名?
按照國際慣例,新船命名人一般由知名女性擔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吳儀,比利時王妃馬蒂爾德曾先后赴外高橋船廠,擔當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命名人。在此之前,外高橋船廠出口的17.5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已有不少動聽的名字。如美國福茂航運公司購買的2艘船名字為“安梅”號、“德梅”號。
何為好望角型?
散貨船的劃分一般以其噸位和適合航行的運河、海峽名稱來分類,分為“靈便型散貨船”、“巴拿馬型散貨船”、“好望角型散貨船”、“大湖型散貨船”等幾類。
“好望角型散貨船”指載重量在15萬噸以上的散貨船,它以運輸鐵礦石、煤炭為主。由于尺度限制不可能通過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需繞行好望角海峽,故稱好望角型。
(來源:新民晚報;秦武平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