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四月三十日電〔記者黃少華〕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二十九日在北京實現了歷史性會見,并達成“三大體認”和“五項工作”的重要共識。對此,香港各家媒體紛紛拿出少有的篇幅給予顯著報道,各種醒目標題和圖片相當具有視覺沖擊力,多家報紙三十日并發表社論,熱評胡連會意義深遠。
《文匯報》題為《國共兩黨共同邁出歷史性一步》的社論說,這是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六十年來的第一次會面,是兩黨面對現實、為開辟未來共同邁出的歷史性一步。“胡連會”不僅為國共兩黨攜手合作寫下了嶄新篇章,也為促進兩岸關系的和解、對話、和平和雙贏,開啟了歷史性的契機。
社論指出,盡管由于國民黨是在野黨,在兩岸關系發展的決策功能上有所局限,但國共兩黨的歷史性會晤,已經給兩岸關系的改善注入了春天的氣息,兩岸的堅冰已開始融化,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發展正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這就是國共兩黨的歷史性握手給人們帶出的最重要信息。
《大公報》社論認為,國共兩黨正是基于放眼未來,掌握未來,“共同謀求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再造和平雙贏的新局面,為中華民族實現光明燦爛的愿景”而相逢一笑,摒棄前嫌,實現了五十九年后兩黨關系的歷史性的重大突破。
社論表示,相信這件大事的深遠影響、現實意義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清晰的顯現出來,成為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系的重要力量。并指今次胡、連歷史性握手、“胡連會”達成的“共同體認”,最有份量的具體成果就是兩黨再次高標“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是掌握未來、共同建構兩岸亮麗未來的唯一正確的選擇。
《商報》指出,國共兩黨領袖的北京握手僅僅是邁出了臺海兩岸交流合作的新一步,但卻是至關重要的一大步,有了這一步,就一定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人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由兩黨的交流必然會帶動兩岸的交流,由兩黨的合作必然會帶動兩岸的合作,由兩岸的合作必然會帶動兩岸的融和;由此,兩岸的和平發展而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振興,也就有了一個新的開端。
《星島日報》說,今次國共會晤的主要意義,在于善意姿態、長遠戰略和歷史方向,多于兩岸具體互惠措施的落實。社論認為,北京把是否愿意溝通的球,踢到陳水扁那邊,只要陳水扁接受“一中”共識,便萬事有商量,有益臺灣同胞的大禮便源源不絕。而現時臺灣主體民心已經認識到臺獨可能會帶來災難,要是數年后改由國親兩黨執政,今次會面達成的共識,也可以成為將來兩岸執政黨統一談判的基礎。
《明報》說,胡、連兩人在人民大會堂雙手緊握的那一刻,其歷史意義不僅僅在于國共這一對中國現代政壇上的老冤家終于“相逢一笑泯恩仇”;更重要的意義在于,面對最近幾年兩岸緊張局勢持續的復雜局面,國共兩黨能夠放下歷史恩怨,以對民族、歷史負責的勇氣和魄力,通過兩黨最高領導人的直接對話,共同為尋求兩岸和平之路創造契機;在兩岸關系史上,“胡連會”將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