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6日電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外匯局批準的QFII投資額度已經達到40億美元的上限,不少激進的QFII表示在積極爭取突破上限,增加對A股市場的投資。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額度的放寬,未來有可能放開對“一個QFII、兩家券商的限制”。而國內一些券商正在積極跟進,爭奪未來的QFII服務市場空間。
QFII市場相對集中
據悉,目前40億美元的額度共為26家QFII所有,瑞銀以8億美元的額度占據最大份額,其次則是花旗、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分別擁有4億美元的額度。目前為QFII提供服務的券商包括中信、中金、銀河、國泰君安、海通、東方、招商、上海、長城、湘財等十多家券商。
按照有關規定,目前QFII通過國內券商進行交易,最多只能選定兩家券商提供滬深交易席位。所以市場相對集中,以申萬、中金、國泰君安幾家大券商為主。截至2004年12月底,與申萬簽訂代理協議的有6家QFII,投資額度占總額度的40%,幾乎都是獨家代理滬深交易。目前為市場占有量第一。
券商競爭加劇
如果能夠打破最多選擇兩家券商的限制,出于分散風險和投資策略的需要,QFII一般會傾向于分散化選擇。這樣,更多的券商能夠獲得機會。那么對于QFII來說,“兩車道”的約束將放開。
據申萬介紹,QFII對券商的盡職調查有四大關注點:第一是券商的公司整體實力,包括資本實力、公司治理結構、各項業務的市場地位、客戶服務網絡、未來發展戰略等;第二是券商的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能力,包括內控制度和風險管理體系、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之間的防火墻、交易系統的災難備份系統和應急機制、遇到如SARS等緊急事件時的經營持續計劃、客戶利益保障機制、信息保密制度、差錯處理機制等;第三是券商的研究實力和研究支持服務;第四是券商的交易執行能力。
國際化呈現加速度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QFII對中國市場從一無所知開始步入逐漸熟悉的階段,對券商的依賴度將日漸減弱,從而對券商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QFII服務工作中出現一種現象:他們對單一產品不感興趣,往往提出一攬子產品或全面合作的要求。這對券商服務、對他們進行產品創新和產品組合都很有促進。
申銀萬國國際業務部有關人士表示,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券商服務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整體水平在不斷提高,與QFII合作的機會,對于公司開展其它業務也有很好的促進。例如拿服務QFII的標準回來做國內客戶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這不僅可帶來券商業務的擴張和利潤的增多,更重要的是對公司品牌和其它各項業務的提升。
QFII業務帶給券商的是整體業務的提升。各券商迫于競爭壓力樹立起的服務為本的理念,正迅速向國際化、規范化的方向靠攏。(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