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烏魯木齊三月二十八日電 題:溫州鞋重踏“絲綢之路”
中新社記者汪金生
經歷了去年九月西班牙埃爾切之焚和今年三月俄羅斯“灰色清關”之痛的溫州鞋,再次把目光收回了中亞市場,他們試圖以此為跳板,穩定在歐州市場的份額。
十幾年前,“溫州制造”就曾通過陸上運輸借道新疆闖中亞,不過,自從開辟了購買能力更強的歐美市場后,溫州商人很快又放棄了這條通道。而最近的跡象表明,溫州鞋商再次將產品大量運抵新疆,他們希望通過這個有著十六個邊貿口岸、與中西亞八國接壤的西部大通道,找到一條更為安全穩定的銷路。
中國東部溫州被稱為是中國制造業的典范,十幾年來,以小型加工企業為主導的生產方式,讓這里的商品獲得了低廉的價格,并迅速打入國際市場。
不過,溫州鞋所走的路并非一帆風順。近五年來,溫州鞋在海外屢遭磨難,俄羅斯的“灰色清關”政策則直接迫使溫州商人重新考慮“絲綢之路”。
據一位在新疆烏魯木齊經商的溫州人介紹,“灰色清關”政策使溫州鞋的海運通道成為“眾矢之的”,而經新疆陸路口岸進入俄羅斯市場的通道,因有著長期穩固的“渠道”優勢則沒有受到波及。
新疆溫州商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稱,俄羅斯政府對“灰色清關”的強硬態度,迫使溫州鞋放棄海運重新通過陸路走中亞。這個結果讓溫州商人們多少感到無奈,因為此前他們曾想過放棄這條陸路通道。溫州鞋放棄海上運輸重走陸路,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觀察家認為,正是由于幾次劫難,促使溫州鞋加速融入國際市場。俄羅斯“灰色清關”政策,溫州鞋部分出口主力不得不舍棄俄羅斯市場,轉向中亞及東歐國家。此后,溫州鞋企開始利用東歐緊鄰歐盟國家的便利,擴大在歐盟市場的份額。
經濟界人士認為,溫州鞋重返中亞的現象,可能只是一些特殊情況下的非常舉措,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溫州鞋要想真正規避“灰色清關”帶來的風險,在銷售國設立正規的公司、招收當地員工、讓所在國處理事宜,或許是一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途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