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9日電 據最新一期《財經》雜志載文指出,近幾年來,圍繞著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各類爭論,明顯出現了若干認識誤區。對于股權分置改革,應注意以下幾個基本方面:
首先,應注意“標”“本”兼治的原則,不應只強調治“本”,不應企圖“畢其功于一役”。如果在發達市場經濟中,“家族企業”和“一股獨大”可以在健全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的健康的推動力量,那么我們也應當認識到存在這樣極大的可能性,即在中國特有的所有制結構下,建設起對“股權分置”和“一股獨大”揚長避短的市場環境,使國有企業和國有經濟在現有條件下的劣勢轉變為市場競爭優勢,加快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的發展步伐。
其次,對股權分置改革,應和中國養老體制改革統一考慮。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把13億人和6000萬人的利益統一起來,把部分投資者的短期利益和全體人民的長期利益結合起來。可以設想,如果把相當一部分國有持股逐步轉變為全國養老體系和個人養老賬戶的持股,國有股份將成為中國股市中一支長期性的穩定力量,而不是一支“威脅性”的力量。
第三,對股權分置改革,應和中國股市的市場化改革統一起來,應在中國股市市場化改革的原則下進行規劃設計。單純從技術層次推動股權分置改革,很可能使改革走偏方向。只有在股市市場化改革的原則指導下,我們才可能看清楚該改什么、不該改什么,該怎么改、不該怎么改,以盡可能揚長避短,盡可能減少改革的成本和沖擊,盡可能擴大改革的收益。
第四,對股權分置改革,應和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戰略統一考慮。如果把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搞成單純的“分家”方案,將可能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產生強烈負面影響。因此我們建議: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應圍繞企業整體的改革發展戰略進行設計,應當成為企業整體改革發展戰略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特別應當警惕一些企業因為打算“拆伙走人”而特別熱衷“股權分置改革”的傾向。
對于當前中國股市這場制度性、結構性危機,目前市場上很多人還以中國股市慣常的股價調整來看待,以急功近利的手段,試圖盡早造出一輪新的“轟轟烈烈”的“牛市”,試圖以“速決戰”的方式來解決中國股市制度性、結構性改革的“戰略”問題。
幾年來的實踐已經開始證明,這種回避實質問題的觀念和行為,這種急功近利的浮燥心態,不但于事無補,而且還在拖延中國股市危機的解決進程,加大中國社會為解決股市危機所付出的代價。
中國股市要走出目前的發展危機,要擺脫目前危機四伏的困局,要走上健康平穩的發展道路,要成為國民經濟改革發展的推動力量而不是障礙物,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正確的方向選擇,要堅定不移地轉向并推進市場化改革方向,堅決并逐步地削弱各級各類行政干預力量對市場規則體系的干擾破壞行為,尊重證券市場自身的市場運行規律,創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競爭環境,讓市場力量主導證券市場的創新發展,創立“小政府、大市場”的證券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