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陶喆要在40歲以前退出樂壇!2月28日深夜,在他所住的廣州某酒店,陶喆向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1997年出道以來,陶喆保持著每兩年一張的專輯速度,幾乎每張專輯都會給華語樂壇以驚喜,被稱為“中國R&B教父”。
一個多月前推出的《太平盛世》是他的第四張專輯,但就在這張專輯之后,他告訴媒體他將退出樂壇,轉行去導演電影,而其原因竟是他對華語樂壇極大的失望,因為“我對我看到的東西,感到非常無力,有一種很強烈的無助感。”
炮轟音樂——音樂不應該只是娛樂
記者(以下簡稱“記”):跟之前的專輯相比,這張新專輯是不是你自己最滿意的?
陶喆(以下簡稱“陶”):對我來講,這是一張冒險的專輯,因為我的東西一直在變,在現在的市場上,這樣做非常危險。可如果我的音樂,對整個音樂環境有一些改變的話,我想是值得的。
記:改變音樂環境,指的是什么?
陶:音樂不應該只是一個娛樂的東西。我在做音樂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要把它做成卡拉OK式的歌曲,對我來講,歌曲能不能傳唱并不重要。現在很多人的音樂,都像在做生意,只是為賺錢而做,我希望我能用音樂去做一些事情,對購買唱片的人負責。
記:理想的音樂應該是怎樣的?
陶:音樂的本質,只是一種說故事的方式,它跟電影的區別只在于媒介。音樂中也應該有一些力量,讓聽到歌的人有所得。
炮轟唱片工業——這樣下去華語音樂會消失
記:是不是現在的音樂市場使很多音樂人放棄了自己的標準?
陶:華語音樂的市場雖然越來越大,但銷售卻在下滑,往上增加的是非法的盜版、是營銷手法、是包裝。該進步的東西沒有進步,不該進步的東西卻在進步。再這樣下去,華語音樂總有一天會消失,絕對有這個危險。所謂消失,不是說你聽不到華語音樂了,而是說真正在做華語音樂的人,因為生存不下去,就會越來越少。現在很多唱片公司的老板、音樂人給消費者的音樂,使他們對音樂沒有信心,所以不去買正版,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的東西,不值得花錢去買。
記:問題出在音樂人身上嗎?
陶:音樂人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音樂不再是一個人或兩個人在做,而是很多很多人在觸碰一首歌曲。寫詞、寫曲、編曲、制作、演唱都是不同的人,到最后,這個東西被消費者聽到時,會發現它是沒有個性的,他們就好像在制造一輛車,失去了人的味道。音樂怎么可能是這樣的?
炮轟音樂潮流——中國人吹中國風,真是一個笑話
記:你的新專輯中添加了很多民樂成分,王力宏、周杰倫、林俊杰等歌手,都在歌曲中加入民樂,是不是加入民樂已成為音樂創作的一種時尚?
陶:我并不是為了要有民樂而加民樂,并不是為了吹中國風。中國人來吹中國風,這真是一個笑話。新中國人的音樂,不應該只局限于形式,只是在嘻哈、饒舌里面丟幾個二胡、琵琶進去,而應該把中國人的故事跟精神講出來。當我第一次聽崔健的時候非常震撼,一首很有中國味的歌,也完全可以不用一種中國樂器。
記:你覺得,怎樣才能改變這些現狀?
陶:必須承認,我對華語樂壇已經很失望,我對我看到的東西,感到非常無力,有一種很強烈的無助感。所以我準備放棄音樂。
記:放棄之后,你準備去干什么?
陶:我放棄音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想開始我的電影事業,不過我還是會先專注于音樂方面,等再做幾張專輯后,我會專心去做電影。(據《南方都市報》曾歲春付軍)
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任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