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電題:大型會展扎堆 專家呼吁注重實效
中新社記者劉育英
最近幾天的廣州像過節一樣,相繼迎來了幾個規格頗高的大型展覽。首先是十五日的廣交會,其次是十八日舉行的首屆全國中小企業博覽會,與此同時還有一個規模稍小的紡織展。就在廣交會的前后幾天,距離不遠的深圳召開了高交會,東莞也舉辦了已經五屆的電博會,一時間,展會成了當地最熱門的詞匯。
按歷史來算,廣交會具有最長的歷史,今秋已是第九十六屆,它最大的優勢就是采購商資源,廣州發展研究院會展產業研究所所長劉松萍認為,幾個展會選擇在廣交會同期舉辦就是看中了廣交會的采購商資源。
同時,這幾個展會也進行了差異化定位,如廣交會是綜合性展會,為出口服務,注重貿易、訂貨效果,中小企業博覽會主要是為中小企業搭建服務平臺,注重外貿和內貿,而高交會是高新技術領域的行業發展的展示,電博會也注重其專業性。
對于國內外參展商和采購商而言,參加一個會的間隙可以去其他展覽,也是一件經濟實惠的事情,這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的餐飲、住宿和旅游業,數據顯示,酒店在每年兩度的廣交會期間的營業額占全年營業額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但是,對一個城市來說,過多的游客會造成接待壓力。據記者了解,廣州市酒店的房價目前平均漲價三倍以上,四星級酒店六百元的房價已經漲到了二千來塊錢。不少參展商、采購商抱怨這次廣州之行的成本高了些。道路交通在廣交會期間也擁擠了不少,除了公交車例行取消某些站點,出租車和普通百姓也有感覺,平時不會堵車的某些路段,在廣交會期間變成了擁堵路段。好在距廣州車程僅一個來小時的東莞,有幾十家星級酒店,接待設施相當好,緩解了廣州市的接待壓力。有些客商晚上住東莞,白天看展會,住宿宿費僅為住廣州的幾分之一。
劉松萍說,廣州的這種辦展模式幾乎是不可復制的,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同時辦幾個展會看似實現了資源共享,但實際相當影響客商對當地軟環境以及展會本身的評價。盡管廣州具備相當好的辦展軟環境,但專家也認為,展會不能無休止的增加,但作為朝陽產業的會展經濟在中國剛剛興起,正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在廣州,比較大的家具博覽會一年就有四五場,服裝展覽會也有好幾場,今年三月,廣州市兩個廣告展在兩天之內相繼開幕,這已經形成了惡性競爭。據了解,展會無序的狀態在全國已是普遍現象。
在許多國家,展會間的競爭由專門的行業組織來協調,同一地區、同一類型的展會必須間隔六個月,因此幾乎看不到展會撞車的情況。
但在中國,由于展會業興起不久,還沒有成立相應的行業組織,貿促會、商務部、發改委都有自己的展會。劉松萍認為,應該出臺相關的統一的規章制度,設立相應的展會行業組織,完善展會市場。
對于展會組織者,要根據市場需求變化,不斷調整定位和營銷手段,不僅要重視參展商,也要重視專業買家,這才是吸引參展商的真正財富。有專家認為,促進展會市場化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政府淡出展會市場,讓市場來淘汰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展覽。但目前,中國幾乎所有的展覽都由相關部委主辦,很多參展商參展并不是出于本身的需求,因而參展的收獲并不大,這也影響了展會本身的誠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