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財務人員隱匿、偽造會計資料是審計人員在審計中經常遇到的情況。過去,由于缺乏必要的手段,審計人員往往無可奈何。審計署近日公布的綿陽機場財務負責人隱匿、偽造會計憑證案件表明,今后此類案件審計部門可移送至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最近審計署成都特派辦審計綿陽機場案件。機場財務負責人袁虹故意隱匿帳務資料,涉及金額超過457萬元。由于公安機關的及時介入,袁虹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4萬元。2002年4月,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派出審計組對綿陽南郊機場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審計發現,南郊機場建設管理局在機場建設中,將向施工單位收取的投標資料費和在有關銀行、信用社存放定期存款獲得的高額利息以及稅務機關付給的代征稅金手續費等大量收入未計入單位財務,而是存放在帳外。而當時身為南郊機場財務處主要負責人的袁虹卻將會計資料隱匿。在經過審計大量內查外調并再三催促下,袁虹又多次編造虛假的會計帳簿提供給審計。袁虹的上述行為嚴重阻礙了審計工作的正常進行。盡管審計人員向她本人以及綿陽機場管理局的主要負責人做了大量工作,袁虹仍然我行我素,其行為已經嚴重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四十三條關于“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法律法規的相關條款。但是,針對袁虹的行為該如何定性、如何查處,過去沒有可借鑒的先例。
就在此時,審計組收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意見》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辦理會計事務時對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進行隱匿、銷毀,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應當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成都特派辦根據此項規定,于2002年8月將袁虹案移送四川省公安廳依法處理。2003年3月,該案經綿陽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偵查終結,袁虹被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2004年4月,經綿陽市涪城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判決袁虹犯隱匿會計憑證罪。后袁虹不服上訴,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原判。(來源:新華網 記者齊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