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美國民眾除了關心伊拉克戰場上的傷亡信息外,經濟也是他們常常談論的話題,其中在涉外經貿中,中國的議題又最多,如貿易赤字、人民幣匯率、工作崗位流失、知識產權、紡織品問題、彩電傾銷等等。盡管最近3年來美國對華出口大幅上升,美國從對華貿易中獲得大量好處,然而,出于競選需要,美中雙邊貿易赤字仍然成為共和黨和民主黨爭論的焦點,也受到美國輿論的關注。面對產業界的批評,布什政府開始調整對華貿易政策,明顯強化了貿易談判的姿態。種種跡象讓人感到美中經貿關系似乎有再度惡化的可能。
但是,第十五屆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4月21日在華盛頓順利結束,雙方達成眾多共識并簽署8個合作協議和備忘錄。這一成果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一場籠罩中美兩國經貿糾紛的大霧,隨著燦爛陽光的出現頓時云消霧散。“應該避免將經濟和貿易問題政治化,在處理雙邊貿易問題時應該牢記長期利益”,中美雙方在記者招待會上表達了共同努力、發展未來經貿關系的理念與愿望。
剛剛率領一個大型投資貿易代表團訪華歸來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鮑克斯說,他對美中雙方舉行這樣高級別的貿易會談感到高興,因為“美中雙方交談得越少,就越容易發生誤會”。設在華盛頓的卡托研究所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格里斯沃爾德也指出,應該把中國當作市場經濟國家來對待:“我認為,中國經濟越來越開放,國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些被視為市場經濟國家的市場化程度甚至還不如中國。現實情況是:中國正在迅速變為市場經濟國家。”
其實,美國一些有識之士早就認為,推動自由貿易符合美中兩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弗里德曼教授認為,美國有興趣促進世界各地的自由貿易,因為美國在自由貿易中受益最多。他表示,中國產品大量進入美國市場,的確給美國一些廠商造成很大的競爭壓力,就業市場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但這些問題是經濟發展和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情況,正如美國諺語所說,“要煎雞蛋,就得打破蛋殼”。這位美國學者認為,在推動更為廣泛和富有成效的自由貿易過程中,一些人受到不利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多數人可以受益更為重要。
中美商貿聯委會會議的順利結束也使更多的美國人看到了中美經貿合作的廣闊前景。美中商會會長張立勇不久前在紐約發起成立了“美中自由貿易促進會”。他表示,“通過中美兩國政府的這次高級別會晤,兩國達成了共識,簽署了協議,這讓人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兩國經貿一定會向更高層次發展”。
美中自由貿易促進會籌委會秘書長溫躍寬先生也表示,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全球最大的市場;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是最大的投資者和科技賣主。雖然有些美國人對中國的國情和市場不完全了解,甚至還存有疑慮,但是,中美兩國在國際經濟的大背景下,經貿關系將會繼續發展。他認為,作為一個民間組織,美中自由貿易促進會將與美國其他有影響力的民間機構共同努力,更多地向美國人民、政府和國會公正、客觀地介紹中國市場和經濟,在促進中美雙邊貿易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正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記者招待會上所強調的那樣,只要中美兩國能從兩國關系的大局出發,著眼長遠利益,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互諒、互利,兩國在經貿領域遇到的摩擦和矛盾也就可以解決。中美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不僅有利我們兩國,而且對世界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鄒德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