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網3月3日電 最新一期《瞭望》周刊撰文回顧了過去一年里中國所取得的種種成就,但也冷靜倡言應該樹立有遠見的科學的“差距觀”。
文章認為,無論是從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的目標的角度,還是從中央確立的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各項工作的角度,我們都還存在相當的差距。在社會變化中看到發展的亮點,在亮點紛呈中尋找存在的差距,在差距中改進我們的工作,尋找進一步發展的潛力--這是我們在總結過去、開創未來時應有的科學態度。
文章說,我們對現存差距的認識愈清晰,就愈能激發起全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富有遠見的差距觀。
文章說,有幾種人看不到差距,或者說不愿意看差距。
一種是胸無大志、小成即安的人。他們怕吃苦、怕費力,有了一點成績就心滿意足,希望從此躺在功勞簿上,過安逸日子。說差距,他們害怕。
一種是意驕氣滿、不可一世的人。他們把集體奮斗的成績記在了自己的功勞簿上,一心涂飾自己“完美的形象”。誰要一說差距,就以為否定成績,就以為傷害了他形象的完美,就要跳腳罵街,給說差距的人扣上這樣那樣的罪名。
一種是怠惰不學、眼界不開的人。因為怠惰,所以不學;因為不學,所以眼光短淺,以為他眼皮底下巴掌大的地方就是整個宇宙,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鼠目寸光,怎能看到差距!
還有一種是看風轉舵、阿諛奉承的人。他們長袖善舞、拍馬有術。“吹破天、人不嫌”是他們生存的原則。指望這樣的人說差距,無異緣木求魚。這里就不說那些財色迷心、一意謀私的人了,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差距只是小貪與大貪、大貪與特貪之別。
然而,差距不因一些人看不到或不愿看就自行消失。差距確確實實存在著。科學地、客觀地認識差距,腳踏實地去縮小差距,然后再進一步認識新的差距、繼續縮小差距,就是我們前進的軌跡,也就是我們潛力發揮釋放的軌跡。
差距存在于理想與現實的距離之中。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中央還提出,要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我們的各項工作。這意味著我們不但要使經濟加快發展,科技更加進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實,而且民主要更加健全、文化要更加繁榮、社會要更加和諧。盡管我們在十六大以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距離我們的理想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要時時記得這個差距。
差距存在于認識的深化之中。學,然后知不足。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只要我們善于學習,認識也隨之深化。提出“科學的發展觀”,就是認識的深化,就是總結了既往的經驗與教訓,使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更接近于科學,更接近于實際。
差距存在于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理念之中。只有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掛在心頭,才能時時想到差距與不足。“知出乎爭”。爭什么?爭百姓的利益,爭民族的前途。
差距就是潛力。只有樹立科學的差距觀,才能充分發揮潛力,把中國的事情辦得更好。(文/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