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1963年10月10日,梅艷芳出生在香港一個單親家庭。因家境貧寒,4歲半,她就開始在酒廊、歌廳“走臺”唱歌。1982年,梅艷芳參加電視臺第一屆“新秀歌唱比賽”,并獲得冠軍。從此,她的命運開始改變。當時她剛滿19歲。
百變歌后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演藝圈,幾乎被美女壟斷。梅艷芳容貌平凡,然而,一向相信“人定勝天”的梅艷芳決定變缺陷為優勢。
1985年,在唱片《似水流年》中,梅艷芳以中性形象示人:長西裝和長大褂使她顯得格外出眾,一時吸引許多青年人競相模仿。接著,在成名曲《壞女孩》中,其豪放不羈的形象深入人心。
1986年《妖女》、1987年《烈焰紅唇》中,梅艷芳“大膽性感”的造型令人大跌眼鏡。而1989年唱片《淑女》中,她又旋風般地做回身穿長裙、溫文爾雅的淑女形象。
她開創了香港樂壇講究舞臺演繹和造形的風氣,打破那時流行一時的民歌小調風氣,而代之以新潮大膽的勁歌熱舞;同時,梅艷芳一改“花瓶”女歌星只需一臉清純上臺的慣例,時而妖女、時而淑女亮相。由此被人稱作“百變梅艷芳”和“香港的麥當娜”。
自此,梅艷芳在樂壇已打穩地位,同期與譚詠麟、張國榮并稱“三大天皇巨星”。
實力影星
如果說她在歌壇上一直是風流班頭、浪子領袖,她的影視演藝生涯卻始終貌似波瀾不驚,實則潛流暗涌。
1988年,憑借關錦鵬執導的《胭脂扣》,梅艷芳一舉獲得2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之后,她又在40多部電影作品中演繹蕩婦、怨婦、貴婦甚至男人等不同角色。在這個泥沙俱下、人人忙著接片的娛樂大環境中,她說,只有寥寥幾部作品的角色是她喜歡的。
“梅姑”與“慈善大家”
1994年,經過2年休息,梅艷芳宣布復出。她開始注意提攜后輩,如許志安、梁漢文和愛徒何韻詩等,為他們的出道制造聲勢,提供各種便利條件。新人們都尊稱她為“梅姑”。在“裸照風波”、“抗擊SARS”等一系列風波中,她仗義執言,被推舉為香港演藝人協會主席,成為當之無愧的香港演藝圈維權斗士。至此她在娛樂圈的至尊地位真正形成。
有人還算過一筆賬:梅艷芳1982年成名至今,歌影兩方面的收入,累積超過2億港元。“賺翻天”的梅艷芳同時獲得“慈善大家”的稱號。她積極參加各種慈善晚會和慈善活動。1993年,她進京參加賑災慈善晚會。同年,以個人名義捐出100萬元建立一所“華東三院梅艷芳護老中心”。之后,她出資成立“梅艷芳四海一心基金會”,資助貧困、年老的人。
自2003年8月22日,媒體傳出梅艷芳身染重病后,9月5日,梅艷芳打破緘默,證實自己患上子宮頸癌。記者會上,她四次重申自己一定要戰勝病魔,她說,“我從來沒有怕過,我一定會打贏這場仗!你們等著吧。”
2003年11月6日,梅艷芳身體極為虛弱情況下在紅館開個唱,一連8場。直至去世,梅艷芳不斷通過演出、活動和記者會表明自己戰勝病魔的決心。一直,她都是堅強的,帶著微笑。(本刊記者/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