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毛澤東辭世不久,鄧小平率中國新的領導集體果斷糾正極左路線,毅然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紀元。當時絕大多數人的感覺可用八個字形容:“告別過去,奔向未來!”
未來是個什么樣子呢?是現代化,是高考上大學,是發家致富,是引進外資,是大腕大款,是出國留洋,是“讓世界充滿愛”……等等?
這一切,相比于剛剛過去的毛澤東時代,確實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于是,毛澤東和他的一世功過,似乎可以放心走入歷史,或只存留在某些“看不慣今天”的遺老遺少的夜半殘夢中了。
然而,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走過80年代的發展蜜月和成長陣痛,到了90年代中期,開始面臨“全球化”競爭。當代世界霸權的壓制阻遏,來自東西兩個方向的“分離”威脅,社會文化的物欲橫流、精神萎靡,及執政黨與政府內部的腐敗現象,這時人們不覺又想起了毛澤東。
拋開某些意識形態“懷舊”和弱勢群體“乞救”的因素,毛澤東的氣質、精神和哲學在冥冥之中似乎仍在為追求發展復興的當代中國指點迷津。
因為毛澤東的精神就是獨立自主、不畏挑戰、敢于競爭、敢于勝利的精神;毛澤東的氣質,就是大國之魂,是壓倒一切對手,號召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氣質。毛澤東哲學的精髓,就是其源于人民的智慧和實事求是,整合古老文化深刻思想,推出充滿活力的思辨與創造。
也就是說,透過歷史功過局限和政治是非紛爭的迷霧,人們豁然發現,毛澤東作為過去一個世紀中國人震撼世界的英雄代表,其實仍然矗立在時代的制高點上,為正在努力奮斗的新一代中華兒女提供著巨大的激勵、啟迪和力量。
中國重新崛起之路風險重重,障礙迭起,只有這樣的黃金組合——毛澤東式的生命動能和鋒芒,加上現代化與科學的豐厚底力,才能讓中國和中國人從勝利走向勝利。
歷史,讓中國和中國人跨越毛澤東曾經留下的嘆惜和遺憾,在嶄新的時代起點上繼承發揚他的視野、氣魄和智慧,讓英雄基因去托起古老文明的新的輝煌。(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作者: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