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性租賃業務今年年底或將對外商獨資放開,融資性租賃業務向外商獨資開放的步伐明年也將邁出
本報記者張宇哲
在中國境內開展租賃業務的外商投資租賃公司以及跟進的有意者,很快將感受到“喜從天降”。商務部外資司正在加快修改2001年頒布的《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審批管理暫行辦法》。新的文件將降低準入門檻,并允許外商設立獨資租賃公司,開展經營性租賃業務。
不過,這種“特權”初期只被少數外資公司享有。商務部外資司的人士向《財經時報》強調:“設立獨資公司將是個別的,有條件的。”
商務部外資司人士表示,新的《外商投資租賃公司審批管理辦法》年內即會出臺,目前已經申報的十幾家外資公司中,獲批者至少將達到半數。外資司還將從中挑選1至2家,作為外商獨資租賃公司的試點。
經營性租賃提前放開
按照現有規定,外商在中國境內開展租賃業務——包括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都只能以合資的形式。但按照中國加入WTO承諾,2004年年底,經營性租賃業務要對外商獨資放開。中國商務部此舉可以說是某種意義的“提前一年承諾到位”。
“融資性租賃業務對外商獨資這一塊,明年也會相應考慮放開。”商務部外資司人士說。
對于商務部降低外資租賃公司準入門檻,多數租賃業界人士表示歡迎。“租賃本身是一種中介服務,不管哪種形式的租賃公司,不管是外資還是內資,都能起到對資源的整合或杠桿作用。把它的門檻提得那么高,并不科學。”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委員會會長姜仲勤說。
據悉,目前正在申報成立外商投資租賃公司的十幾家外資公司名單上,不乏通用(GECAPITAL)、思科(CISCO)、卡特彼勒等大牌跨國公司,其中以美國公司居多,他們的獨資愿望也最積極。
中國現代意義的租賃業,是以外商投資租賃公司作為企業形式起步的。目前外資公司爭先申報成立租賃公司的現象,已屬于第二輪外資搶灘中國租賃行業。第一輪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現在已經沒有隱形動機了。”姜仲勤評價,“過去名為做租賃,實為開銀行分行;現在隨著外國制造廠商移師中國,跨國公司設立租賃公司,是實實在在在開展租賃業務。”
中國第一家現代意義的租賃公司是1981年4月開業的中日合資經營中國東方租賃公司,此后陸續成立了36家中外合資租賃公司。他們均隸屬于商務部管轄范圍。
“2002年中外合資租賃公司共引進外資折合人民幣80億元,業務量達到空前的40億元人民幣。但只有七八家公司正常開展業務。”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租賃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屈延凱說。
地方政府反悔
目前商務部管轄的36家中外合資租賃公司仍然是“兩頭小”——真正要撤出的租賃公司數量小,真正業務活躍的公司數量小。除了天津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廣州工商國際租賃有限公司2002年已經清盤退出,上海太平洋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的破產程序正在進行,相當一部分中外合資租賃公司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重組和股份轉讓,如華通租賃和天津國投、聯合租賃和南京租賃等。
不過,在一些中外合資租賃公司股權整體轉讓中,已出現不止一起中方股東或地方政府“反悔”的現象,如沈陽的華通國際有限公司、鄭州的黃河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等。“反悔”的形式如中方股東推翻與受讓人達成的意向或協議,由中方股東行使優先受讓權;由地方政府施加影響,使外商投資的租賃公司向當地企業或企業集團轉讓等。
反悔現象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拒絕非本行政轄區的受讓者;外來的受讓者對租賃公司的青睞,已經引起了當地政府的思考;租賃業的內涵和前途,引起了原本對租賃業并不介意的地方政府或地方企業的關注。
“因為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租賃公司可以為基礎投資建設或資產管理、金融服務提供一個服務平臺。”屈延凱說。(來源:財經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