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2日電 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日前在香港《南華早報》上撰文指出:中國應保持人民幣政策不變。他并給出以下三大理由。
第一,亦即羅奇認為最重要的是,圍繞所謂的中國出口威脅存在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羅奇認為,全世界形成了一個錯誤的觀點,即剛剛興起的中國公司正在無所顧忌地大肆搶奪全球市場份額。其實,中國的出口動力更多地來自西方跨國公司有意識的外購策略,而不是中國本地公司的迅速發展。事實上,中國日益強大的出口機器上到處都有美國、歐洲和日本留下的印跡。
羅奇文章警告,打破人民幣與美元的掛鉤將使全球化新型生產模式所必需的供應鏈遭到破壞。它將給帶頭前往中國采購的日本、美國和歐洲造成嚴懲的的負面影響。
羅奇主張中國維持貨幣掛鉤政策的第二個論據是中國競爭力的性質。羅奇稱,與流行看法恰恰相反,中國不是靠貨幣低值來競爭的,它主要靠的是勞動力成本、技術、質量控制、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的人力資本以及改革的熱情和決心。
第三,中國一再重申,它在長遠內肯定會開放資本帳戶并讓人民幣完全可兌換。羅奇文章認為,中國在資本市場改革和清理銀行壞帳這兩個方面都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進展,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除非金融改革取得更大進展,否則人民幣自由浮動既不成熟又充滿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羅奇日前在訪問北京時也曾對媒體表示,中國不能迫于外界的壓力而冒險開放人民幣資本帳戶,否則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必須根據自己的國情逐步實現人民幣可自由兌換。羅奇在歐洲12個城市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一些歐洲人已把經濟蕭條的原因歸咎于中國。
羅奇說:“中國已成為這個混亂世界的替罪羊。”
作為在華爾街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斯蒂芬·羅奇一向以對世界經濟復蘇不抱樂觀態度而聞名。但近年來多次訪問中國的親眼所見,使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不斷增強。羅奇在《南華早報》的文章中也表示,他仍然認為,中國是21世紀世界上經濟狀況最出色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