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俄華商中,提起“溫錦華”的名字,可謂無人不曉。他不僅是一位經營有方的商界才俊,一位一呼百應的僑界領袖,更是一位注重用媒體為華人“發聲”的人。這位俄羅斯華人聯合會第一副主席、《莫斯科華人報》的創辦人。在他應邀作為列席代表與來自13個國家的海外華僑一起出席本屆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記者采訪了他,請他談談“聽”會感受。
“第一個感受,就是國家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加快,政治的透明度越來越高了。”溫錦華說,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邀請了來自10個國家的17名海外華僑代表列席,今年又邀請了來自13個國家的20名海外華僑代表“聽”會,代表人選不重復,人數又擴大。這個新舉措不僅有助于增強海外華僑與祖國的政治聯系,進一步激發他們參政議政的熱情,而且表明,在新的世紀,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又有了新的發展。
“海外華僑很關注中國的政治生活,從去年的‘十六大’到今年的‘兩會’,華僑的收視率很高。因為祖國的每一步發展,都會影響到海外,海外華僑的生存與發展與祖國是息息相關的。”溫錦華說。
溫錦華告訴記者,在海外,他遇到過不少早年因戰亂、動蕩而背井離鄉的老華僑,他們從心底里盼望國家安定,富強。此次列席全國政協的海外華僑代表中,有不少是新移民,且都是專業人士。他們更關注“科教興國”,關注從整體上提高中華民族素質,期望中國人的生活加速奔小康,向著更文明發展。
溫錦華說,由于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華僑列席代表在與國內有關部門機構座談時,多根據自己在所居住國的觀察、體驗來建言獻策,期望國家在發展中少走彎路。作為旅俄華僑,溫錦華更多是從俄羅斯改革的成敗談起,中國可以借鑒的經驗和教訓。
溫錦華說,上個世紀80年代,中蘇改革幾乎是同時起步,但卻走上完全不同的改革之路。教條地“克隆”西方模式使俄國不僅沒有學到西方議會民主制的精髓,而且丟掉了自己原有的長處。他認為,中國改革的成功經驗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始終堅持走適合于中國特點的發展道路。他說,“走自己的路,民主立國,富強興邦——這是一條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寶貴經驗。而中國堅持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的民主制度,過去是,現在是,今后仍將是成功實施中國發展戰略的有力的政治保障。”
溫錦華認為,“兩會”是落實中共十六大關于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小康社會”戰略部署的具體步驟,意義重大。而作為海外華僑代表列席全國政協會議,“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不僅在于為祖國的經濟建設增磚添瓦,而且更在于向祖國提供國外政治體制改革的經驗教訓,為祖國的政治民主建設出謀劃策。”
為此,溫錦華向有關部門呈遞了自己的建議書,就重視海外華文媒體的作用,充分利用、保護和發展海外華僑華人資源方面提出若干建議。
來源:華聲龍脈網 作者:陳浩琦滿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