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30日電 國際金融報消息,華晨中國(1114.HK)與華博財務圍繞產權的爭奪1月29日進一步升級,雙方劍拔弩張的產權爭斗直接影響到華晨股價。
恢復交易后的華晨中國1月29日上午以1.76港元低開后迅速下挫,最低探至1.66港元, 跌幅超過8%,尾市在資金的拉動下收于1.8港元,與前一日持平。
華晨中國發言人1月28日表示,華晨集團將于本周內正式回復百慕大法院,并要求法院駁回訴訟,到時候禁止令將自動撤消。至于法院最終是否受理此案,要視法官的決定。
按百慕大法庭禁止令的規定,華晨中國必須在2月5日之前給予答復,法院才決定是否開庭,在整個案件審結之前,禁止令一直有效。
該發言人還表示,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早已把36.44%的股權轉讓過戶至新華晨集團。由于法院禁止令并沒有要求已經登記過戶的股份要“還原”,故目前新華晨集團已經是華晨中國的大股東。因此暫時不會對公司以及先前“象征性0.1港元全面收購”產生實際影響。
此次訴訟爭論的焦點依然是圍繞華晨中國原大股東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所持華晨中國近40%的股權歸屬,實際上是去年的延續。
去年10月11日,香港華博財務有限公司曾向北京市高院起訴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侵占華晨中國財產,時隔兩天后北京市高院立案受理。但到12月2日,北京市高院將該案發往遼寧省公安廳。華博財務于是將官司打到華晨中國注冊地百慕大。
原告華博財務有限公司代理律師王海告訴記者,早在1992年,在香港注冊的華博財務斥資1200萬美元收購沈陽金杯客車(華晨中國的核心資產)近40%的股權,此后為方便在美國上市,故委托基金會托管資產。王海說他有證據證明基金會只是受托人,而實際股權是屬于華博。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專家顧敏康教授認為,雙方無休止的爭斗受影響的只會是全體股東。作為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政府無論如何也是不希望看到被清盤的結局。華晨中國管理層雖然表示禁止令缺乏依據,但其代理律師深受英聯邦法律的教育,一定明白其中的風險,并設法在百慕大法庭阻止華博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