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制服丝袜,99在线精品资源站,人人超碰人人爱超碰国产

免费少妇a级毛片,julia无码中文字幕在线,高清拍拍拍无挡视频免费1000,亚洲成av人电影网站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留學生活
    澳大利亞留學市場問題積重難振
2009年10月22日 10:47 來源:光明日報 發表評論  【字體:↑大 ↓小

  在過去10年中,在澳大利亞政府和教育院校的聯合打造下,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取得迅速發展,已經躍居為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出口產業。澳現有國際學生約50萬人,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達13萬左右,印度的留學生也高達9萬多,每年給澳大利亞經濟帶來150多億澳元的收入,創造了大批的就業機會。但是,由于社會中存在的種族歧視,以及缺乏對國際教育產業的有效監管等因素,留學生日益演變成為會下“金蛋”,但卻無法保障自身利益的弱勢群體。

  院校良莠不齊

  澳大利亞有不少知名的大專院校,但澳大利亞國際教育市場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既沒有相應的教學設施,也沒有對留學生的基本生活服務,教學水平也不高。他們瞄準的是國際生的錢袋子。

  受巨大利潤的誘惑,隨著對澳大利亞國際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澳大利亞涌現了許許多多、各式各樣的私營教育培訓院校。他們通過各種方式招收國際學生,但提供的信息既不完備,也不準確。一名尼泊爾的學生來澳一所技校學烹飪,結果到校后發現那兒連廚房都沒有。而有些院校為了追求更多利潤,千方百計節省開支,甚至縮短、克扣課時。一位印度籍學生的母親表示,她的兒子交了上萬元的學費,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一所飛行學校學飛機駕駛,結果該校并沒有兌現200個小時的飛行課程。

  一些資質不夠的私立學校甚至與留學中介機構勾結,私自招募海外留學生。一些私人教育機構教學質量低下,有的甚至因管理不善而倒閉,致使交了大筆學費的留學生無學可上,繳納的學費也不退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同時,隨著留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澳許多院校的教學環境和條件也越來越擁擠。據此間媒體報道,澳目前大專院校平均每班的人數達到26人,而在加拿大、英國和德國,每個班的人數平均分別只有20、19和12人。

  陷阱盤剝重重

  據此間報道,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把留學生當作會生財的“金母雞”,無論是學校﹑租房者還是雇學生打工的雇主,都希望能多從他們身上榨出更多的利潤。

  澳大學聯合會主席威瑟斯日前指出,在過去10年中,澳政府對大學的投資減少了30%,這迫使不少院校只能靠吸引國際生增收,并資助國內生的教育,但是,這種做法“已經到了一個拐點”,如果不停止對國際生資金來源的依賴,澳國際教育產業將會受到削弱。

  澳皇家理工大學學生會的研究人士稱,該會收到越來越多的投訴,稱海外學生的工作權益和租房權益被剝奪。例如一位房主就告知自己的兩個中國留學生租客,如果不拿出2萬澳元,他就無法保住這所房子。他說,很多黑心雇主甚至在收取訂金后,把海外學生趕走。此外,調查顯示,超過54.6%的外國學生不知道澳大利亞有關最低工資的規定,自己的退休金權益以及自己可在離開澳大利亞時領取這筆錢。

  澳大利亞獎學金有限,學費提升以及生活費用高昂等不確定因素使一些留學生常常面臨經濟困難,他們不得不依靠延長課外打工時間來賺錢彌補。部份課程的收費增長甚至每年高達20%,突然增加收費的事時有發生。

  而打工也避免不了各種陷阱和盤剝。且不說他們一般享受不到當地的最低工資保障,工錢普遍偏低,有的工作每小時才3澳元,同時,有的雇主更利用留學生打工心切,采取試工等手段,臨時調劑自己的人員需求,往往在試工一周或幾天后,告知不需要用人了,而在試工期間,又是沒有報酬的。有的留學生為補貼生活需要,只能延長打工時間,而當地限制留學生打工時間的規定,又使他們的行為變成非法,更不敢張揚,即使受到不公也只能默認。

  今年9月2日,近萬名留學生在悉尼、墨爾本等地舉行集會,抗議澳政府未能保障留學生安全,只將招募留學生作為創收產業,剝奪留學生合理打工的正當權益。300多名留學生、研究生和博士生在維多利亞州首府議會大廳的臺階前舉行抗議活動,要求享受公共交通方面的學生優惠待遇。他們指責維州政府規定他們支付全額交通費的行為是把他們視為搖錢樹。抗議者還向議會議員遞交了一份有15000人簽名的請愿書,要求維州政府停止對留學生的所有歧視。

  安全問題頻發

  留學生們關心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人身安全。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間,外國留學生死亡人數多達54名,其中34人死因不明。如果加上各種原因自殺的留學生,則死亡人數更多。

  此間媒體稱,為保護國際教育產業不受沖擊,澳大利亞政府對留學生安全問題諱莫如深。這些相關的數據也是在今年2月議會的一再追問下才透露出來的。根據澳相關法案,學校在學生“終止”學習的一周內應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但無需解釋來龍去脈。反對黨移民事務發言人斯通表示,隱瞞事實真相可能會引發矛盾進一步激化。澳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巴羅曾經就此表示,澳政府再也不能只把留學生看成是搖錢樹,而不管他們的基本福利和合法訴求。

  導致當前澳大利亞對國際教育產業全面檢討的直接原因也是安全問題。早在今年5月,印度籍學生在墨爾本地區頻頻遭到襲擊,在印度國內引起強烈反應,一些媒體報道直指澳大利亞為“種族主義國家”。澳隨后采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包括派出多名政府高官前往印度,企圖挽回“名聲”。盡管如此,根據此間媒體報道,出于安全的關注,印度來澳留學市場正出現萎縮跡象,有些中介的留學申請在8月出現大幅下降。留學生頻受襲擊還影響到澳與印度的關系。印外交事務國務部長8月在來澳訪問時直言,要使兩國關系不受影響,要想使他們勸說印度人放心來澳留學,除非襲擊事件變得偶然,而不是經常性的。

  留學生頻頻遭到襲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種族歧視。據有關報道,近一半的留學生死亡者來自印度,死亡留學生人數第二多的是來自中國和韓國的學生。根據有關調查,亞洲人已經連續4年是澳大利亞最受歧視的人群,排在第二位的是當地原居民。9月12日,就在澳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吉拉德在堪培拉聯邦議會召開國際生座談會前兩天,墨爾本再次發生印度留學生遭襲擊事件。

  據報道,當時,兩名印度人正在一個酒吧玩撞球游戲,他們中一人是學生,一人已經是當地居民。這時,另一批人中的一個人開始罵他們。他們并沒有理睬。值勤安全人員看到雙方可能發生沖突時就走上去將肇事者帶走了。約一個小時后,這兩名印度人準備離開,當他們來到停車場,卻發現早有70多人在等著他們。這些大聲喊道:“你們印度人,回到你們的國家去。”警方證實,當晚有4名印度人受到襲擊,但否認當時圍攻現場有70人,只承認有15人。

  政策造就弱勢

  根據相關政策,如果留學生在澳期間經常曠課,或者違規打工,他們都有可能被拒絕簽證。這或許是出于對留學生學習的監督,但卻反而成了留學生維護合法權益的掣肘。不少留學生抱怨,他們經常被威脅,如果不多交錢或者不提前交納學費,就面臨著被驅逐的危險;不少留學生表示,他們已經因此而受到被記曠課、甚至拒絕讓他們上課和交作業的處罰。澳留學生資助網絡表示,學生們變得越來越絕望。這個機構的負責人帕爾梅說,自今年初以來,約有1500名學生向他們抱怨被騙,甚至被趕出校門,有的學生覺得走投無路,產生了自殺念頭。

  帕爾梅表示,有些學校利用這一政策擅自更改留學生的專業,如果學生拒絕變更,就不能上課,甚至會被驅逐回國。他說,一名來澳學護理的學生,到學校才發現被安排到了理發班;另一名學生本來是要學汽車修理的,結果被安排去學市場營銷。帕爾梅說,有的學生被迫提前支付一個甚至兩個學期的費用,否則就被視為曠課受到處罰。一位學互聯網軟件課程的學生表示,他在上課時被老師要求離開,因為他沒有交下學期的學費。這位學生說,他試圖向校方解釋,他只準備學完這個學期后就不上了,但學校根本不聽,并且表示,即使他下學期不上了,也要交費才能上課。

  帕爾梅表示,有的學生在受到被記曠課處罰后,不得不拍下現場照片,以證實自己當時在課堂的事實。他說,他們也對有關抱怨進行了調查,證明這些學生當時的確是在課堂上。有的學校則扣留學生的成績。一名學生說,“雖然我上了課,但老師還是記我曠課,于是我要求他們出一份成績單,但遭到拒絕,他們表示,除非我提前交一個學期的4200澳元的學費。”這名學生說,他后來被迫付了錢,但“收據上也不說明是什么費用,會計人員稱,我必須多付”。他說,“我被告知,我的情況將被通知移民部門。”但作為澳全國私營院校的最高組織,澳私營教育和培訓理事會則表示對這些抱怨不知情。該機構負責人史密斯稱,他們不是執行部門,如果學生有什么抱怨,他們應向執行部門提出。

  整頓任重道遠

  今年留學生問題突現后,澳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整頓措施,包括宣布對提供教育服務的院校進行重新登記等,承諾將以質量教育為目標。9月14日,澳副總理兼教育部長吉拉德也兌現在堪培拉聯邦議會主持召開留學生圓桌會議,31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代表參會,但此間分析人士認為,由于澳留學市場長期缺乏有效監管,問題涉及面廣,各種利益錯綜復雜,能否在短期內取得整頓實效,仍有待密切關注。分析人士指出,最近在墨爾本再度發生的印度人遭襲事件,也表明一些社會問題影響著留學生的安全和利益。澳全國學生聯合國主席巴羅也表示,光是審查、研討無濟于事,“必須有行動作為支撐”。他在留學生圓桌會議前表示,“學生們不僅希望政府聽取意見,而且要采取行動。”(陳小方)

    ----- 留學生活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