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招攬世界優秀人才,日本曾推出“30萬留學生計劃”,即以2020年為目標,計劃將原有在日本的12萬留學生增加至30萬人。筆者注意到,近期日本政府為推動這一計劃不斷推出有關“新政”,而利好政策也不斷促使赴日留學人數呈攀升之勢。
●為實現“30萬留學生計劃”目標
有關“新政”不斷出臺
“從重視資金審查到重視學習能力審查的微妙變化,折射出日本政府的入關審查已經步入轉型期,諸如調查經費支付人的經濟能力,便由需提供存折、存單、資金形成說明書及公證書等多項材料,簡化為僅需提供20萬元存單這一項。其次,針對本科生及高考成績優秀者的日語成績,也由原先需提供等級證書調整為有一定學習時間證明即可申請,表明對學生日語及高考成績的標準審查也在松動!闭劶叭毡窘诔雠_的一些留學新政,金吉列留學公司常務副總裁陳璐怡女士向筆者表示,“此外,日本還將在大學增設全英文授課專業,并積極探討9月入學制度,逐步推進大學全球化。日本政府正在選定30所示范大學作為國際化據點以接收全球留學生,首批13所認定的國際化大學名單已經正式公布。據了解,作為首批入選的13所國際化大學將得到文部科學省高達41億日元的專項資金支持。日本政府還將提高中國學生的生活補助,并設立多項獎學金以及改善留學生宿舍等問題。除此,文部科學省還將申請60億日元的財政資金,確保以中國為主的亞洲留學生的獎學金,以吸引留學生在日本謀求發展。”
“今年7月開始實施的‘就留合一’政策,將取消‘就學簽證’為‘留學簽證’,涵蓋語言學校學生。此外,針對今年4月赴日學生,簽證在留期限將由原先1年延長至1年3個月,2年簽證則延長至2年3個月;而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教育領事角谷俊太郎先生表示,正在醞釀將在留資格期限延長至4年3個月!北本╆P愛成長國際教育咨詢中心日本部經理孫琳告訴筆者,“為了確保更多的留學生在日本工作,日本法務省還變更了留學生就職的停留時間,留學生畢業后在日本停留的時間將由原先半年延長至一年。而在日本大學畢業或專門學校畢業的留學生,留學期間若無不良記錄,則由相關教育機關推薦,將予以最長一年的簽證,這一政策將有利于更多國際學生留在日本工作。”
●“新政”不斷出臺促使赴日留學人數攀升
日本政府一連串留學“新政”的出臺到底給留學市場帶來哪些影響呢?
金吉列留學公司常務副總裁陳璐怡女士告訴筆者:“‘30萬留學生計劃’的利好政策促使日本簽證通過率直線攀升。據日本語教育協會提供的簽證率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學生申請2007年4月入學簽證通過率不足50%,計劃實施后,2008年10月及2009年4月入學簽證通過率則達到80%至85%左右,2009年10月簽證通過率更是達到90%以上。據了解,從2010年至2020年,日本入國管理局只有對每批簽證批準率保持在80%以上水平,方能完成‘30萬留學生計劃’。因此,簽證條件放寬及簽證率增高將是必然趨勢。這一留學利好政策也助推了中介機構客戶量的不斷攀升。以金吉列為例,預計2010年申請赴日留學生總人數將比去年增長15%至20%左右!
“2008年4月,日本外國留學生‘在留資格認定書’獲得率僅為73.6%;而2009年4月,則提升至86.1%,其中中國學生‘在留資格認定書’獲得率為81.7%,而2008年4月僅為63.5%!弊鳛橐患揖邆10年日本留學專業咨詢經驗的辦理機構,孫琳滿懷信心地表示,“隨著2010年日本留學‘新政’不斷推出,簽證率還將逐步攀升,從而迎來日本留學黃金期。”
●赴日留學應從資金、語言、心理等方面
提早準備
對于希望赴日留學的學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專家們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陳璐怡女士指出:“對于計劃赴日留學的高中生而言,應提前設計留學路線。畢竟申請畢業當年的10月生,其學習銜接性和時間、效率等諸多方面都比高考后再申請次年的4月生更為有利。而準備大學畢業后赴日讀研的學生則更應該盡早準備。畢業論文提交前應確定赴日研究方向及導師,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完成畢業論文。另外,無論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一旦決定留學便應著手學習日語(日語專業取得一級水平的本科生則需要練習聽力、口語),因為這是赴日學習以及生活的根本保障。”陳璐怡女士還建議,赴日前高中生應盡量帶齊高中數學、理化等課本;而大學生則應盡可能地搜集今后研究方向所需的論文、書籍,以備升學、研究之用。
北京關愛成長國際教育咨詢中心日本部經理孫琳也指出,打算高考后赴日留學的學生應在高考之后著手準備學習日語,并同步申請日本留學。這樣在明年4月赴日時,日語水平就可以達到4級,這將有利于赴日之后學習和生活的便利性。其次是必要的資金準備。日本留學對于學生家庭資金有一定要求,因此應提早準備去日本留學所需資金。而生活習慣的差異、文化語言的障礙,對于第一次獨自踏出國門的學生而言,必然會產生孤單、寂寞,乃至盲目打工賺錢而迷失方向。因此,學生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留學不是出國旅游。(李瑤琴)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峰】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