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已是初冬,可在新加坡,炎熱得無絲毫涼意。
循著白咖啡的馥香走進新加坡芽籠37巷7號,一座古樸的二層庭院式建筑出現在眼前,青磚、黛瓦、白墻、木窗,不施彩繪,本色淡雅,有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
同鄉熱情地迎出門來,帶著同樣熟悉的笑容,讓人宛如回到童年祖屋。只是同鄉們少小離家,如今個個都已“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了。這里,就是已有86年歷史的新加坡溫州會館。而這也是溫州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個民間組織。
11月16日,記者在這間會館,見到了一批當年只身闖南洋的溫州人和他們的后裔。
第一代人
一把斧子一個鐵錘下南洋
“父輩們什么都沒有,就提著一個工具箱過來了,里面是一把斧子、一個鐵錘……”說起闖南洋的歷史,現任溫州會館會長陳冠亨笑言。
這段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據稱,當時三名來自溫州永嘉的木匠南渡到新加坡謀生,相繼而來的溫州人日益增多,至1915年已有90余人。
早年下南洋的溫州人,無法與當地的英國移民廳官員講清楚籍貫,只好說是上海人。由于他們大多數在上海學過手藝,因此他們開設的木器家具店也掛上了上海木器的招牌。
“當時生活條件困難,謀生不易,于是常有大小沖突發生在同鄉之間或與外省人之間。需要有人出面調停。”陳冠亨說,德高望重的鄉賢陳岳書先生就常出面調停此類糾紛。1923年,為尋求同鄉的團結與互助,及謀求同鄉的福利,金天放、陳岳書等人發起創辦了“溫州同鄉會”。同鄉會于1931年易名為“溫州會館”。據市僑辦統計資料顯示,這是溫州人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個溫州籍僑團。
會館最初設立于新加坡惹蘭勿剎150號,1931年遷至華丁路20號樓上。
那時,很多南來的溫州木工到了結婚的年齡,回返家鄉結婚育子。1956年之前,殖民地政府允許本地人申請,讓在中國的妻子和年幼孩子來新加坡團聚,很多溫州孩子便跟著母親南來。他們長大后,多數跟著父親學做木工。
已年近花甲的會員陳延洪,當年就是這樣來到新加坡的。“13歲的我跟在父親身邊,做木工十多年,直到結婚后才又去荷蘭開了餐館。”他回憶道。
于是那十年間,同鄉人數激增,至1966年已有5000余人。會館場地便捉襟見肘,此后,在大家的慷慨傾囊之下,溫州會館募捐集資購下現位于芽籠的館址,于1971年遷移過來。
歷經86年風雨的溫州會館,為溫州同鄉、也為社會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他們給年邁無依靠的會員設立福利互助基金,發揚愛心設教育基金,讓品學兼優的同鄉子弟申請助學金、貸學金及獎學金,為造就棟梁人才盡點綿薄之力。他們還于1927年開辦甌江公學,后又開辦僑南公學,后來由于教育普及以及社會環境變遷,才停辦學校。不僅如此,對于家鄉教育事業,他們亦鼎力相助,為溫州大學捐贈了教學大樓。去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他們第一時間組織捐贈,專程送到國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