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四日 題:中國張開開明開放的雙臂擁抱世界 ——專訪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活動新聞中心主任、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
中新社記者王辛莉
“中國張開開明開放的雙臂擁抱世界,國慶新聞中心是中國擁抱世界的見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活動國慶新聞中心主任、中國記協黨組書記翟惠生二十四日在梅地亞新聞中心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新聞中心正在按照新聞規律辦事,向中外媒體提供人性化、專業化的新聞服務,進而體現中國和世界相融相通的人文追求。
外媒體熱切想了解中國
自二00七年以來,翟惠生分別在十七大、奧運會、神七等重大活動中執掌新聞中心,他認為,此次新聞中心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國慶展現新中國六十年和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歷程,要向世界說明新中國六十年是如何走過的?近三十年中國翻天覆地變化的成功經驗究竟是什么?
翟惠生坦言,國慶活動只有一天,如何將二十四小時和三十年、六十年鏈接起來,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
新聞中心向全世界發出邀請表達誠意。截至目前已有一千三百多名境外記者報名與會。翟惠生表示,境外媒體雖大多有常設駐華、駐京機構,但仍有相當一部分媒體另行派遣記者與會,對新中國六十年周年慶典報道顯示出高度熱情,這從一個側面折射中國在他們心目中地位的重要性,熱切地想了解中國,破解中國發展之路,“中國和世界擁有共同的話題——向世界說明中國!”
一視同仁、境外優先
資深記者出身的翟惠生深知,在開放的輿論環境下,新聞中心這一平臺就是要幫助記者,滿足記者最大程度地多發稿,發好稿的需求。
翟惠生透露,新聞中心在設立前曾多次專門向境外媒體做專題調查研究,聽取他們對國慶報道的需求。調查發現外媒的關注度主要集中在國慶閱兵、游行、彩車和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成功發展背后的原因探究等四個方面。
“新聞中心的每一場活動都是根據境外媒體的需求而設置的”,翟惠生說,為此,新聞中心采取新聞發布會,請進來、走出去集體采訪和文娛活動等形式來滿足外媒對新聞信息的需求。
二十三日新聞中心新聞發布會的開場戲是有關閱兵信息的發布,二十四日北京市領導介紹首都國慶活動安排,均吸引眾多記者,佐證了頗具新聞價值的發布會對媒體的吸引力,“外媒通過直通車式的發布會獲得了便捷的新聞信息服務!”
翟惠生特別提到為媒體安排的一系列文娛活動,透過京劇等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觀摩為外媒了解中國文化繁榮發展開辟了一扇窗口。
服務好媒體還體現在軟、硬件配套設施提供。記者今天在梅地亞看到,新聞中心下設電信網絡、圖片和廣播電視公共信號等三個服務室。
翟惠生強調,因此次采訪記者眾多,天安門場地容量有限,十月一日當天能到現場的記者很少,為眾多媒體采集當天實時的廣播電視信號和圖片極為重要。
翟惠生表示,新聞中心以一視同仁、境外優先的原則予以接待,“因為境外媒體是畢竟是遠道而來的客人。”
展示中國的一張名片
此次新聞中心共安排了三十多項活動供中外記者選擇參與,其中不僅展示新中國六十輝煌成就,還不回避當下的熱點問題和敏感問題,更有軍方、京滬及社會保障、衛生教育等多個部委的部長親自出面向媒體發布新聞。
翟惠生認為,新聞中心是展示中國開明開放、和諧民主的一張名片,它的支點和內涵應有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和各個部門構成,“中國官員應對媒體引導輿論的能力在不斷增強,從不善于和媒體打交道到善于和媒體打交道的進程正在加快。”
翟惠生說,處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移動媒體時代,中國只有以更主動的開明的姿態、以人性化的溝通,增強輿論引導能力和傳播能力,營造與世界和諧的氛圍。(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