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二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王永志二十二日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空間站建設,應該從國情和實際需要出發,合理確定空間站的規模和技術路線。
主題為“中國空間技術與應用的發展”的中國工程院第四十八場工程科技論壇當天在北京開壇,王永志應邀在論壇上做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他說,建造和運營空間站對于突破和掌握人類在太空長期生存、生活和工作的相關技術,開展大規模空間科學實驗和空間應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建造空間站也是通向未來更高更遠目標的必由之路。但借鑒“和平號”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建設的經驗,可以發現,當今的空間站仍然處在試驗階段,遠未形成太空產業和有規模的商業開發,因而其規模無需太大。
王永志稱,他個人對建設和運營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有四點基本看法:一是建設中國自己的空間站很有必要。二是這個空間站應該是小型、有自己特色、經濟上是可承受的。三是通過技術上的創新,這個空間站不一定要長期有人駐留。四是空間站采用的技術應該具有持續發展的足夠潛力。
這位中國“載人航天功勛科學家”表示,在建設空間站方面,中國目前能夠做到且比較合理的目標包括:由兩至三個二十噸級艙段構成;有效載荷實驗支持能力達到六到七噸左右;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有人照料運營模式以及遙控操作技術。
“這既減少了空間站的建造和運營費用,又體現出技術創新。”他希望中國以盡快擁有完整的載人航天體系為目標,按照技術和經濟可行、獨立掌握技術、體現科技進步和突出空間應用的指導思想,抓緊開展空間站建設和應用具體實施方案論證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