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醫療人員在都江堰渡口為從地震災區轉移來的民眾消毒防疫。 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5月18日,一名專業防疫人員在四川省都江堰紫坪鋪水庫臨時碼頭對所有來自地震核心重災區映秀鎮的人員實施全面消毒,防止疫情發生。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一日電題:四川震災后防疫措施已向鄉鎮全面推進
中新社記者 曾利明
“水源地廁所已關閉,附近搭建的抗震棚已開始搬遷;市場銷售的涼菜等食品已停售;居民聚集區的垃圾得到全面清理;供水方式改善,水車供水增加,消毒記錄已開始執行,廁所衛生狀況改善;傳染病隔離病區開始搭建,即可使用”——這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赴地震災區防疫隊隊長劉劍君在茂縣受災群眾安置點看到的防疫措施落實情況。
中國疾控中心赴地震災區防疫隊今天傳回的信息稱:根據疾控專家的指導,茂縣抗震救災指揮部在規劃建立群眾集中安置點之前,就按防疫要求對供水、廁所、垃圾收集地點進行了設計,并實施有效管理,目前這些做法正在向鄉鎮推進延伸。
中國疾控中心防病救援隊與當地疾控人員十八日開始,沿茂縣往北川的公路進行的鄉鎮農村災后公共衛生情況調查發現,鄉衛生院普遍缺乏藥品和消毒用品,急需治療藥物和消殺藥品、設備。有的衛生院房屋損毀,消殺藥品、設備極為匱乏,環境消殺滅工作難以全面展開。
為此專家建議,盡快恢復鄉鎮衛生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克服交通和通訊不暢的困難,每周報告一次傳染病監測情況。目前最緊迫的是把當地現有疾控人員和前來增援的疾控隊伍進行整合,評估災情,確定科學易行的防疫方案,把陷入癱瘓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重建起來。
令專家擔憂的是,目前在山區的救援隊伍體力透支,抵抗力下降加上晝夜溫差大極易感冒;臨時居住點廁所數量少,糞便垃圾隨處可見。他們建議,選擇較高地勢修建廁所,組建環境衛生隊,負責收集生活垃圾;同時給救援人員服用預防性藥物。
消毒專家張流波在調查現場提出,對環境的淺層消殺還不夠,由于還有遺體暴露并開始腐爛,蚊蠅孳生;有人在遺體旁不愿離去容易造成感染,必須盡快集中處理。他還指出,聚集人群越多,疾病防控風險越大,因此要盡快疏散人群。
五月十八日,茂縣一小學校受災群眾安置點的二十二名師生出現嘔吐癥狀。經疾控人員快速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確定為食用隔夜制作的泡菜引起,迅速進行處理,銷毀了剩余食品。
專家認為,這一情況能得到及時處置,是嚴格實行傳染病報告制度的結果。只要每天對就診患者癥狀進行登記,收集分析,發現異常立即開展流調并實施干預,就能避免出現疫情暴發。
為推進這一制度有效運轉,緊急救援隊茂縣分隊的專家對城區全部四個醫療單位的臨床醫生和癥狀監測報告人員約四十人集中進行了培訓。(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