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六日電題:防疫專家提醒:警惕水成為災區疫病之源
中新社記者 曾利明
要實現大災之后無大疫目標,必須及時進入災區開展防疫工作,而災區飲水衛生是最重要的環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安全所的專家岳麟今天建議:災區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證衛生安全的飲用水供應,盡快對飲水衛生加強管理。
曾在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期間擔任國家衛生部災區衛生防疫隊隊長、有四十年環境衛生研究工作經驗的岳麟說,震后初期災區衛生防病的首要任務是,盡快查明可供飲用的水源,采取各種衛生供水措施,保證飲水衛生安全,減少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她強調,震后須持續監視災區疫情及環境污染情況,特別是垃圾、污物的清除,集中大面積及高濃度消毒所致的后續情況監測,做好重建預防性衛生監督。
地震后使供水設施會遭受嚴重破壞,集中式供水中斷,分散式供水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當年唐山地震正值盛夏,人們迫切需要飲用水。由于沒有可供飲用的水源,人們不得不飲用包括雨水、坑水、池塘水、游泳池水,甚至是工業廢水等,造成腸道傳染病發病率急劇上升
岳麟說,當時檢測證明,水源普遍受到有機污染,大腸菌群普遍超過衛生標準,導致震后早期,腸道傳染病的發病急劇增多,一度出現全國治療腸道疾病藥品出現緊缺。
她提出,災區應盡快開展水質檢測,確定可供飲用的水源,同時大力開展飲水消毒與廣泛的水質衛生監督,以有效降低腸道傳染病發病率。“無論是分散還是集中式供水,最為重要的就是消毒,還要預防尸堿中毒;盡快對水源周圍的尸體進行清除。”
岳麟指出,在清理遺體時應戴用活性炭過濾的防毒口罩和手套,特別要注意防止手部外傷,以免沾有細菌毒素引起中毒;進行操作后及飯前必須認真洗手。為防破傷風等創傷感染,可接種免疫血清;不應采用焚燒方法處理遺體,以防污染大氣和防止人群吸入中毒。此外,掩埋尸體后,還要注意對地下水和局部土壤可能會造成污染;所以必須對遺體進行衛生處理。
“盡管四川災區與唐山災區自然條件、居住環境不同,發生地震月份也相差兩個多月,但災區衛生防疫的難題是相同的;特別是災區的環境氣候條件,對污染預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地震災區衛生防疫將是一場硬仗”。(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