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不長個,比同齡孩子矮一截,家長第一個念頭可能是營養沒跟上。其實,這可能是個誤區,有些這樣的孩子可能患上了生長障礙或矮小癥。近日的兒童生長障礙治療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提醒,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矮小癥的治療越早越好。
3-16歲是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指出,一般來說,如果在相似環境下,同種族、同性別、同年齡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兩個標準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診斷為矮小癥了。另外,孩子身高增長速度也可以作為一個評判標準,3歲以下嬰幼兒增長速度小于7厘米/年;3歲-青春期前,增長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長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屬于身高增長緩慢。
3-16歲是兒童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也是幫助矮小癥患者身高增長的最佳時機。家長要掌握孩子基本的生長發育規律,每年詳細記錄他們的身高,如果您的孩子在生長發育期間長個兒的速度比同齡人都慢,達不到正常生長的速度,如果剔除家族遺傳因素,那就要尋求專業幫助了。
生長激素不足可引發矮小癥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矮小癥的發生呢?據介紹,引起矮小的原因較多,如生長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低癥、性早熟、遺傳因素、染色體變異、特發性矮小等。經過專科醫生詢問詳細的病史、全面的體格檢查及綜合分析后,才能明確孩子是否患有上述疾病。
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杜敏聯教授介紹,由疾病所致的矮小癥患者中,內分泌疾病引發矮小癥占臨床矮小癥病人的50%以上,這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障礙,而生長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進骨骼和器官生長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
記者了解到,生長激素缺乏的患兒多數都是1歲后開始呈現生長緩慢的,他們往往表現為勻稱性矮小,可能已經是二十多歲的成年人了,但永遠長著一張娃娃臉,甚至聲音還仍然是稚嫩的童音,可是他們的智力卻跟正常人一樣。生長激素的缺乏也讓患兒所有的發育都晚了一步,尤其是生殖系統,而且多數人青春發育期都有所延遲。這些患兒如果不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即通過注射人工生長激素等方式代替腦垂體功能,就會變成我們俗稱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45米左右,而女性也不會超過1.35米。
嬰兒期身長每3個月監測一次
很多家長不知孩子患矮小癥,甚至不知道矮小癥可以治療,這往往會耽誤了矮小癥的最佳治療時間。據調查,國內矮小癥患兒普遍接受治療比較晚,70%的孩子在11到16歲才開始接受治療。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杜敏聯教授呼吁,嬰兒期的身高應每3個月監測一次,1至2歲的孩子應每6個月監測一次,2歲后一年一次即可,做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對于一些家長存在錯誤給孩子使用注射生長激素等問題,杜敏聯稱,不同年齡不同患病情況所需的生長激素劑量不同。應該在醫生的嚴格監控下注射,要到正規綜合醫院的兒童內分泌門診或兒童專科醫院診治。
消費警示
1.非疾病性的生長矮小,不可濫用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可以增高,為了滿足身高期望,有些家長會給孩子注射生長激素。雖然一般認為注射生長激素非常安全,但仍存在潛在副作用。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紅腫、疼痛癥狀。成人注射生長激素可能出現水腫、良性顱內高壓等情況。在出現以上情況后停止用藥,一年以內身體會恢復正常,如果沒有,要立即尋求專業幫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羅小平教授稱,不主張對只有一點矮的孩子進行治療。對于沒患矮小癥,以及非疾病因素造成兒童生長遲緩的,家長應順其自然生長,不能揠苗助長。
2.增高鞋墊沒有用
羅小平還提到市面上的增高產品大部分是營養品,可能含有某些維生素或微量元素,對身高增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這些產品不是增高的專用藥。此外,一些廣告常提及的物理治療,如增高鞋墊等,目前都沒有科學依據。
自我診斷
孩子怎樣才算患了矮小癥?
身高低于正常兒童平均值的標準差或位于第三百分位以下者皆屬于身材矮小,可診斷為矮小癥。也就是說,矮小癥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可以通過與同齡的平均生長狀況對比監測。如果與同齡的孩子相比明顯要矮得多,說明孩子的發育狀況異常,很可能是患了矮小癥。
對孩子進行身高測量,再和醫學上的標準數據作對比,也可以看出孩子的生長是否出現異常。一般來說,三歲以下嬰幼兒生長速度小于7厘米/年,三歲以上至青春期(據調查,我國女孩進入青春期平均年齡為9.3歲,男孩子晚一年),兒童生長速度小于4至5厘米/年,青春期生長速度小于5.5至6.5厘米/年,即為生長發育遲緩。專家強調,歷年的生長記錄有時比化驗更重要,家長應密切留意。
還可以通過骨齡測試監測孩子的生長狀態。正常的孩子骨齡發育是與年齡發育同步的,但矮小癥患兒的骨齡發育比年齡發展不同步。專家提醒,測骨齡一定要到正規專業的醫院進行測試。
生理上的缺陷往往會帶來心理上的不自信。據調查,有近六成的矮小患兒出現過不同程度的心理隱患,如性格內向、情緒較不穩定、交往不良、社會退縮等現象。專家呼吁,社會要給兒童的生長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不要把身高問題炒得過熱,要關注兒童身心的全面成長。
特別提醒
心理因素也可導致孩子生長緩慢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小兒內分泌科梁立陽教授介紹,在臨床當中會發現心因性的矮小和生長遲緩的案例,也就是說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比如說家庭的不和睦,父母的離婚對小孩子精神壓力,造成生長短期內的落后,或者小孩子因為一些不開心的事情,過多學習上的壓力,不喜歡上興趣班的壓力,導致小孩子一段時間成長矮小。但這種情況是可自愈的,等到心理因素得到緩解恢復以后,孩子的生長發育又會恢復正常。(李劼)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