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區醫保的報銷水平,本年擬提高到90%,以加大社區醫院對患者的吸引力;勞動部門將推出半公益化家政公司,所有家政員均為該公司的員工,雇主直接跟該公司對話,由公司解決家政糾紛。昨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參加平谷團討論時,接受本報采訪,回應了“養老券不好使”等問題。
問題1 社區醫生流失 將擴大社區藥品目錄
在回答記者問題時,丁向陽坦言,由于待遇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京城社區醫院的醫生正在流失。政府目前正在出臺政策,遏制流失現象,“優質醫療資源貶值,為小病、初診服務,這些其實應該是社區醫院做的事情。”
他表示,為提升社區醫院的吸引力,平衡城市醫療資源,北京將提高社區醫院的報銷比例,本年內擬提升至90%。據了解,目前北京基本醫保社區門診報銷比例為70%。
他說,同時,還將擴大社區醫院藥品供應目錄,全面推行社區醫院雙向轉診,配置全科醫生。“建好全市的社區醫院,就等于建了很多醫院”。
丁向陽預測,通過社保卡全面推行,老百姓電子病歷逐步建立,社區醫院將成為老百姓就醫問診的主力。
問題2 養老券不好使 發券為規范為老服務市場
去年,北京推出養老券,居家養老的老人持券,可以享受送餐、理發、清潔等服務。但是,由于養老券不能跨區使用、未覆蓋所有生活需求,一些老人反映“養老券不好使”。
對此,丁向陽表示“剛開始可能不夠方便,但即便如此,還是要發養老券,而不是現金”。
他解釋說,政府發行養老消費券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個規范的為老服務市場,以適應未來的老齡化社會需求。但市場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北京的為老服務市場,目前只是“蹣跚學步”,三至五年后才能初具雛形。而發放養老券就是為老服務市場的“敲門磚”,吸引企業加入,“微利,但市場龐大,一年的營業額可以達到幾千萬、幾億,肯定有企業樂于參與。通過市場競爭,政府選出價格最低的、服務最好的”。
丁向陽形容說“這是用市場智慧制定政策,解決養老問題”。
據其介紹,去年養老券發行之初,老年餐桌本打算直接品牌化,由馬蘭拉面、華天快餐等知名快餐企業擔任“大廚”,但試運行后,發現為老服務距離品牌化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最后就近選擇餐飲企業,以居家養老居住地附近的餐館為主,誰愿意做、誰做得好,就能拿到政府補貼”,他表示,北京的為老服務市場,將沿著老年餐桌軌跡運行,逐步過渡到品牌化階段。
問題3 家政市場不夠規范 半公益化家政公司定向招生
去年桑蘭保姆事件,使京城家政服務市場備受關注。昨日,丁向陽回應說,今年五一,北京勞動部門將推出一個全新的產品———半公益化家政公司,所有家政員均為該公司的員工;雇主直接跟該公司對話,由公司解決家政糾紛,“就是新加坡等地區的做法,人力社保局考察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后形成了北京的模式”。
據其介紹,勞動部門即將推出的家政公司,從業人員全部“定向招生”,選自貧困地區;從業前必須接受為期半年至一年的專業培訓,培訓內容除了家政業務,還有心理和文化課。考試合格,獲得上崗資質后,跟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成為正式員工,享受養老保險等待遇,每月從公司而非雇主手里拿工資。雇主則直接面對公司,跟公司結算,一旦引發家政糾紛,也跟公司算賬。
丁向陽表示,“定向招生”旨在“便于追溯,從事家政服務時,一旦有盜竊等行為,可以直接追溯回原籍”;“員工化管理”是為了建立家政員的自律體系和維權體系、家政糾紛解決機制。他認為,通過上述模式,可達成北京家政服務的勞動力準入機制,“提高北京勞動力市場的人員素質”。
丁向陽說,勞動部門推出的公司,性質為股份制、半公益化、準經營性,跟現有的家政公司同臺競爭,“價格不會高,否則無法生存”。 (王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