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趙長江表示,對于網癮的治療需要保證持續性,不能因為開學了,就放棄繼續治療,至少保證前期每周做一次心理輔導。
根據該院(佛山最大的精神疾病診治醫院)掌握的情況,今年秋季開學后,暑期來治療網癮的小患者,八成以上基本恢復正常生活狀態。
現階段治療手段以心理輔導為主
近段時間,所謂的“網癮治療訓練營”意外不斷,一些“訓練營”采取虐打、體罰等手段“治療”網癮,甚至還出現了所謂的電擊療法。
據介紹,佛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現階段對網癮的治療主要采取心理輔導為主,藥物為輔的治療手段。“藥物是用于控制因為網癮而引發的焦慮、煩躁等癥狀,這些藥可以在短時間內,讓網癮癥狀較重的患者盡快恢復良好習慣,但藥物都是在醫生嚴密的監督之下使用。”趙醫師表示,在當天接收的網癮患者中,有20%—30%需要藥物輔助。
除了心理、藥物輔助治療外,市三院還采用生物反饋療法治療網癮比較嚴重的患者,通過儀器消除網癮患者因脫離網絡后產生的焦慮癥狀。“網癮患者產生焦慮癥狀時,就可能拋下自尊,為了上網不惜做任何事。”趙長江說。
網癮多源于家庭不重視
對于日前傳出“每周上網40小時就可以判定為網癮”的消息,趙醫師認為并不準確。“之前說的所謂‘央視標準’是一天上網6小時就是網癮,這其實是不恰當的。首先網癮不能光憑時間來判定,而且相關的標準國家已在制定中。”根據相關報道,國內專家組正在研究制定的網癮判定標準,最快也要到明年才能出臺。
“網癮”一詞起源是國外出現的高度依賴網絡的中年家庭主婦,因此國外網癮的主要群體是成年女性。而在中國,情況則發生較大轉變。趙長江指出,就佛山本地而言,目前網癮主要是出現在中學生群體里,也有一些是20—25歲的青年人。目前網癮病歷記載年紀最大的就30多歲,而且還是男性。
“市三院收治了一個26歲的年輕人,他自從高考失利后,連續8年天天在家上網。家里曾讓他出去找工作分散下注意力,結果兩個月不到他就放棄了。現在需要不定期進行脫癮治療。”趙醫師認為,青少年上網成癮,主要是因為家庭教育方式不正確所致:有的家庭條件比較好,家長在物質條件上滿足了孩子,而在心理上卻注意得很少,造成孩子沉溺于網上豐富多彩的虛擬生活,也有的是因為家長在無意識中把自身的要求強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在學習中壓力比較大,于是轉而希望在虛擬世界中得到放松,最終無法自拔。
每周爭取做一次心理咨詢
“家長們把孩子送到醫院來,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認為自己孩子只要來醫院就可以擺脫網癮,但家長并沒有認清心理治療沒有生理治療見效快。”趙長江認為,在目前教育制度依然停留在以分數論英雄的階段,家長就希望孩子考上好的大學,卻只關心孩子的學習,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趙長江還說,與每周一次治療時間相比,網癮癥狀反復發作給學生造成休學,其影響更大。大部分家長只是帶孩子到門診進行簡單治療,開學之后就完全停止治療。根據醫院掌握的情況,開學后雖然八成以上的小患者基本恢復正常生活狀態,不需要藥物或者其他物理治療,但是青少年心理容易波動的特點,還是帶來一些隱憂。“一般來說,對于網癮的心理輔導最好每周一次(剛脫離醫院系統治療1個多月內)。”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