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近日通過的《杭州市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管理條例》是中國第一個要求“網絡實名制”地方性法規。但近一個月時間過去,這部法律依舊被束之高閣,當地還沒有采取實質性的措施。
《條例》規定:從今年5月1日起,發帖、寫博、網游要提供有效身份證明。
杭州市人大常委會認為,隨著網上交流方式的增多,網民、網吧數量快速增長,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有必要制定地方性法規,以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社會穩定,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說話者必須對自己的言語負責!過去許多網民采用極端的語言攻擊他人,窺探別人的隱私,給他人造成巨大損害,所以通過立法來規范網民的行為!焙贾菔腥舜笠晃徊辉敢馔嘎缎彰墓ぷ魅藛T說。
但時間過去20多天,條例規定的“登記有效證件”沒有得到具體實施。在杭州網的論壇里,記者要求注冊發帖,網站只需要記者提供用戶名、密碼、電子郵箱等幾個信息,全然沒有要求登記身份證明的蹤影。記者注冊了一個賬號,10秒鐘左右搞定,隨后就可以自由發帖了。
杭州網、19樓等當地多個知名網站的論壇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所在的網站還沒有要求注冊用戶必須提供有效身份證明。
“準確核實網民信息,很難做到!焙贾莓數匾患揖W站的負責人表示,我們怎么核實,是讓網民來我們網站當面驗證,還是在注冊時要求網民真實填寫相關信息?目前還沒有細化的規定。
事實上,“新規”一直飽受社會各界質疑。許多專家和網民擔心,“網絡實名制”會影響網民的自由表達權和監督權。
近年來,網絡監督在中國發揮了越來越大的社會作用。比如陜西周老虎事件、云南“躲貓貓”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溫州“購房門”事件等,皆是借助匿名網友的暴料,引起社會的關注。
最高人民檢察院日前公布了修訂后的《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在新增的舉報渠道中,網絡就是其中之一。
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楊建華表示,實名舉報是要承擔很多風險的。就目前而言,政府方面對于網絡監督應當“鼓勵”而不是“過濾”,及時解疑釋惑,引導網上輿論。
此外,專家也擔心“網絡實名”會影響公民的自由表達意愿。近年來,黨和政府各級領導與普通民眾通過網絡交流日益頻繁,互聯網已成為當前中國公民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
楊建華說:“互聯網之所以成為公民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源自于網絡發帖的匿名性和放大效應,這既能保護發帖人的安全,也可以避免石沉大海。”
“要保護網絡安全,首先要保護網絡說話者權益;ヂ摼W是疏導社會矛盾的有效的‘排氣閥’,而‘網絡實名制’將堵塞這個‘排氣閥’。”浙江大學傳媒和國際文化學院副教授邵志擇認為,不能因為網絡言論存在一些問題而“因噎廢食”。
邵志擇認為,網民發表的意見有一些謠言、語言暴力等問題,但畢竟是極少一部分,守法的網民是占絕大多數的;對于喜歡造謠生事的網民,可以通過刑法等法律追究其責任,如果為防范極少數人的不良行為,而讓全體網民“收縮空間”,這樣做會不會“矯枉過正”呢?
“實名制只能是提倡,不能用立法來強制推行!闭憬∥瘜ν庑麄鬓k公室有關負責人說。
媒體專家認為,對于互聯網的管理,要堅持三個原則:有利于拓寬公民訴求渠道;有利于促進積極有效的網絡監督;有利于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記者裘立華 岳德亮)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