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鄉愁的內容在演變
我全家1980年從中國移民美國。感謝百多年來美國的各少數民族對種族不平等體制的抗爭,也感謝祖國的日益強大,使我們不必像一二百年前從中國來美洲淘金的華工那樣,面對不平等的環境。在這不長又不短的二十多年中,我們全家不停地奮斗,我拿到柏克利加大的電機碩士,進入硅谷公司,躋身中產階層。3個孩子也長大成人,其中兩個進入柏克利加大,成功步入不同行業。在物質生活上,掙高薪,開汽車,住著亮堂寬大的房子。科技的發達把世界也變小了,跟國內的親友隨時可通電話,我們每年還有多次機會去中國出差、探親或度假。可以說在物質生活方面,我們沒什么可愁的。
對我們新的一代海外華僑華人來說,鄉愁更多是精神和文化層面上的。雖然我們入美國籍已二十多年,但真正像一個美國人,或者做一個美國人,有時覺得只是一年一度在投票站投上自己那一票的時刻。國際體育比賽,我是為中國隊鼓掌的;我天天看的是來自中國的報紙。我拿著美國護照,但在精神和文化上,仍把自己當中國人。但現實地說,我的國籍已經不是中國。想到這,心中不免失落和惆悵。我們的鄉愁,經常帶有這種苦澀。像我這樣的人有不少。自感不倫不類:既不是美國人,又不是中國人。看看下一代以及再下一代,有時我想,他們還會想自己是中國人嗎?還會有鄉愁嗎?如果有又是怎樣的內涵?我茫然。
我們是純粹的美國人嗎
應該說,美國的華人在融入主流社會方面,一代比一代進步。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華裔的市長、州長、部長和議員,美國華人以他們為傲。美國社會在消除種族不平等方面,也比幾十年前有很大進步,方方面面立法反對種族歧視。所以在基本社會層面上,如申請工作、接受教育、享受福利等等,華人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得益很多。
但是在心靈深處,占社會多數的白人階層,還時常流露出對少數民族的偏見。在很多深層的問題上,華人常受其害。譬如在大公司中,工作突出的華人在升遷方面常得到不平等待遇;再如幾年前發生在舊金山地區的一案例,白人警員辦案時,槍殺了無辜的華裔居民,但法庭判決明顯偏袒白人警員。有些事情給我那幾個從小就自認為是地道美國人的孩子們極大震撼。從那時起他們反而開始關心起自己文化上的根。
這就是說,我們身份上是美國人,心里也想做美國人,可是很多時候人家沒把你當美國人。從這就產生了鄉愁。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中,都有這現象。到底要多少代之后,美籍華人的大多數才能真正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呢?我又茫然。
想回中國,又不免猶豫
海外華僑華人的鄉情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第一代的移民在國內時,不少曾經因海外關系受到不平待遇,但我們多數是毫無怨言的,到了國外反而覺得故鄉更親。我們為中國抗災捐款,我們為中國健兒在海外的比賽加油,我們為中國一點一滴的進步高興,我們也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的日益強大自豪。看到家鄉的親友過的日子越來越有滋味,我們的思鄉之情不免越來越濃。但如上面所說,有時鄉情中帶點苦澀。
我們夫妻倆因為在國內的父輩都已過世,又沒有房產,所以雖然常回中國,但只是旅游,已經沒有家的感覺。我們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也想過在中國買棟房,退休后回去度晚年。但又不免猶豫。
生活習慣方面,已經在海外生活了二十多年,可能對中國的環境要有一個重新適應的過程。當年從城市作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第一次插隊”;后來移民美國,從無到有創業,是“第二次插隊”。如退休后回中國,會不會是“第三次插隊”呀?另外我們看到,中國很多親友生活在幾十年“編織”起來的關系網中,辦起事來非常得心應手。而我們在美國二十多年,已經過慣不求人的日子,所謂關系網方面,自是空白。回去定居后怎么辦事啊?還有,國內的各方面的法令、規章,還會不會把我們當中國人一樣看待呢?我再次茫然。
想到這些,感覺到鄉愁這個問題好像是沒有答案,或者沒有結果的。我們這些海外華人走的是一條“不歸路”,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目標,可能要由我們的下一代、二代甚至更后輩的才能完成,而我們自己,只能是個不像美國人的“美國人”,不是“中國人”的中國人。鄉愁啊,太深沉,太苦澀了。
海外的華僑華人保留著傳統的過節方式,他們常常用狂舞的瑞獅、喜慶的對聯、雷鳴的爆竹以及各種美食來慰藉鄉愁。(沈濟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