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最新公布的美國AP-GfK民調結果顯示,八成美國人擔心金融危機將直接影響到工作、家庭財富、退休養老、子女前途等。 超過50%的受訪者擔心,由于家庭財富縮水自己將不得不推遲退休年齡;從長期看自己房屋的價值將縮水。近1/3的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可能令自己職位不保。80%的受訪者認為,不斷高企的國家債務將給自己的兒孫輩帶來更大壓力。圖為華爾街前憂心忡忡的市民。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
10月1日最新公布的美國AP-GfK民調結果顯示,八成美國人擔心金融危機將直接影響到工作、家庭財富、退休養老、子女前途等。 超過50%的受訪者擔心,由于家庭財富縮水自己將不得不推遲退休年齡;從長期看自己房屋的價值將縮水。近1/3的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可能令自己職位不保。80%的受訪者認為,不斷高企的國家債務將給自己的兒孫輩帶來更大壓力。圖為華爾街前憂心忡忡的市民。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
中新網10月3日電 美國《僑報》10月2日發表社論文章說,此次金融風暴說明,過度超前消費的美國模式難以為繼。在此次金融動蕩中,美國華人遭受的直接損失較小,就是中國人抱持傳統的“量入為出”觀念,可以說,中國式謹慎理財作風再次顯現價值。
文章摘錄如下:
10月1日夜,幾經周折的救市案終于在參院投票過關,可以料想,在接下來的眾院投票中,這個法案也會通過——哪怕它是碗毒藥,美國經濟現在也需要飲鴆止渴。
救市案出臺如此艱難,是因為已經觸及美國人的信心底線:7000億(按新版本,實質已達到8000億)投下去美國經濟能有起色嗎?救市到底是救華爾街的金融巨頭?還是救主街(Main Street)的平民百姓?還是如果華爾街的貪婪無度被縱容,民眾還要付出多少代價?
金融危機發展到現在,風險已經從房屋市場,擴展到股票,擴展到保險業,乃至普通的儲戶和貸款人了。華爾街發明出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工具,透過種種杠桿,金融機構似乎可以無限創造信用,玩所謂錢生錢的把戲。然而,這些手段或可促進投資回報率,卻無助于真正的財富增長。除了華爾街高管的薪酬能夠按照他們畫的餅那樣飛速增長,老百姓的收入并沒有暴增。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對此也有一個比喻,他在上周末天津舉辦的達沃斯夏季論壇上指出,7000億只是快餐,暫時填肚子,真正需要的是精心烹調的中國式美味。他稱中國的監管經驗值得學習。劉明康此次尖銳批評美國金融監管,指其“非常荒唐”引外界側目。但與其這說是中美監管體系的差異(中國金融業的漏洞何其多),不如說是消費模式、乃至民族傳統的差異。
當美國金融業遇到危機時,中國式謹慎理財作風再次顯現價值。在美國的華人對此有切身體會,在金融動蕩中,華人遭受的直接損失較小。比如房價,9月30日剛剛公布的20城市住房指數下跌了16.3%,創歷史之最;但華人社區的房價則基本穩定,有的還有微升。在全美法拍屋的浪潮中,華人所占比例也很小。這是因為華人很少過度依賴貸款,購買房屋通常是在自己的經濟實力允許的范圍內。在股市、保險和其他金融產品方面,華人遭受損失也較小,因為對風險過高的產品涉及不多。說到底,就是中國人抱持傳統的“量入為出”觀念,即便在美國這個崇尚消費的社會中,依然進行著自我風險調控。
無獨有偶,與美國房貸市場相比,中國房貸市場雖然有泡沫,但尚未出現大的危機,原因也是中國人的傳統理財觀念。中國建設銀行研究部高級研究員趙慶明指出,國內商業銀行對房貸的首付比例要求非常嚴格,且貸款風險評估比較謹慎,加上中國人的消費觀念十分保守,因而與美國次貸存在根本性差異。
當消費遠遠超出經濟增長的支撐,人們開始吞咽苦果。此次金融風暴說明,過度超前消費的美國模式難以為繼。長期以來,“超前消費”,以消費帶動生產,作為美國模式向全世界推廣。
當然,美國人之所以敢于超前消費,一是有其發達的社會保障系統作后盾,二是有世界各國做墊底,萬一出問題,美國可以憑借它的超強地位,尤其是美元的特殊地位,向世界各國轉嫁危機。但是,這一模式有其內在的風險,當消費超出收入太多,導致資金鏈條斷裂,尤其被金融衍生工具所放大后,危機會以成倍的規模爆發,超出了金融系統本身所能抵擋的范圍。本次由房貸危機所引起的金融危機就源于此。
中國人的消費觀一度被作為保守、落后的代表。過去,限制消費并沒有給大家帶來更多的財富,反而限制了創造財富的動力。大陸個人消費貸款推出之初,就曾引發很多爭議,“借錢過日子”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而美國式過度消費引發的危機,印證了中國量入為出的理財觀的價值。
當然,次貸危機并不否認適度消費的必要性。對于華人,重要的不是不花錢,而是有節制的、有風險控制的花錢,對于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如此。
在一個全球化時代,中國美國與其說是代表了兩種消費模式,不如說共同促成了一個模式——就是說,美國的過度消費,以中國的過度生產為支撐;中國的內需不足,以美國的超前消費來補充。所以中國人省吃儉用攢的外匯都投進了美國國債。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中應該學習的經驗,除了避免金融風險的無監管外,還需要從刺激內需做起。否則,生產過剩帶來的危險,也不亞于消費過度。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