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大規模快速開發,只有140多萬人口的海灣小國卡塔爾的經濟蒸蒸日上,一躍躋身世界人均收入前三位,并成為阿拉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與此同時,加入卡塔爾外國打工隊伍中的中國人日漸增多,所從事的行業也多種多樣。
在卡塔爾打工的中國人中,有經商的,從事建筑行業的,做房地產中介的,從事航空和地勤服務的,開中餐館和按摩診所的,還有在卡塔爾內政部做警察和在體育俱樂部當教練的,但他們大多都知道一個人——在卡塔爾荒漠上種菜的山東小伙鄒士國,他把中國的大白菜和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帶到了這片貧瘠干旱的土地上。
今年38歲的鄒士國2003年從中國山東菏澤來到卡塔爾,在一個卡塔爾農場種植綠葉蔬菜和水果。這家名為蘇萊提的農場位于卡塔爾首都多哈以北20公里處的荒漠戈壁上,占地600多畝。
在國內長期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鄒士國來到農場后,根據當地氣候干旱和少雨的特點,以及土壤含鹽量高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對蔬菜種植技術進行了調整。該技術體系主要包括篩選抗熱抗病優良品種,增施有機肥,起壟地膜覆蓋和配方施肥,以滴灌為核心的節水灌溉技術等。
“以前,卡塔爾人種哈密瓜、西紅柿都是地面爬蔓,我來了之后實行吊秧栽培,這既能節約土地,結出的瓜果又不易腐爛,品質能和荷蘭進口的相媲美,產量還能增加兩到三倍,”鄒士國說。
目前,他種植的甜玉米、西紅柿、黃瓜、茄子、柿子椒、西蘭花、扁豆、西葫蘆等蔬菜,每天源源不斷地被送往卡塔爾各大超市。農場的蔬菜年產值也從他剛來時的20多萬卡塔爾里亞爾(1里亞爾約合0.27美元)躍升到現在的120多萬里亞爾。
在鄒士國種植的這些蔬菜中,最貴的要數大白菜。這種在中國再普通不過的大眾菜,在卡塔爾等海灣產油國搖身一變成了高檔蔬菜,每斤賣到20多元人民幣。“以前當地銷售的大白菜主要從荷蘭進口,我來了之后將中國早熟和耐鹽分的大白菜品種推介到這里,每年種植幾十畝,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份額,”他說。
盡管價格昂貴,鄒士國種植的大白菜并不愁銷路。除了大型超市外,在卡塔爾的韓國和日本餐館、中資公司都成了鄒士國長期穩定的客戶。
同時,鄒士國在農場中還開辟了一小塊地,專門種植當地人不吃的油菜和韭菜。“這主要是為了給咱們中國人解饞,這兩樣菜在超市中買不到。到了中國傳統節日,很多中國朋友都打電話來要韭菜包餃子,”鄒士國說。
鄒士國6年來的勤勉工作和精湛的種植技藝贏得了卡塔爾老板阿卜杜拉對他和中國農業技術水平的贊賞。他說:“中國也有很多地方的自然環境類似卡塔爾,他們開發了有針對性的沙漠農業栽培技術,鄒把這些技術帶給了我們。事實證明,中國的農業技術發展水平不比西方差。”
數次訪問中國并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鐘的阿卜杜拉說,他希望今后加大同中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特別是歡迎像鄒士國這樣的農業專家到卡塔爾來,幫助當地發展農業,豐富卡塔爾人的菜籃子,這樣卡塔爾就不再樣樣食品都依賴進口了。 (王波、杜健)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