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曼谷九月五日電 題:危機沖擊下的華媒“浴火重生”非神話——訪泰國《星暹日報》總編輯馬耀輝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金融危機對黃袍佛國泰國的華文媒體影響如何?走訪泰國《星暹日報》總編輯馬耀輝時,這位慈祥微笑、說話輕聲細語的老總編輯口氣肯定地說:“金融危機沖擊下的華文媒體能夠‘浴火重生”并非神話!”
馬總心平氣和地說,泰國華文媒體對今次金融危機的感受較為平常,因為早在一九九七年的金融危機發(fā)生時,泰國的媒體就曾身經(jīng)此苦,何況當時的金融危機風暴是發(fā)自泰國的泡沫經(jīng)濟,在那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襲來時,華文媒體憑借中華民族的“窮則通、變則通”的生存理念,苦撐了數(shù)載,最后終能渡過難關。
他回憶起當年的情形說,那年泰國三家英文報有一家倒下,泰文報停刊者不計其數(shù),造成大批報業(yè)人員失業(yè)。唯獨六家中文報全部生存下來,至今依然成為泰國媒體界的佳話,堪稱奇跡!當年受危機沖擊,很多商業(yè)廣告大幅度下降,華文媒體收入驟減,但華文媒體靠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依靠泰華社會華人華僑的婚喪喜慶廣告的支持,終使華文媒體在那場“風暴”中絕處逢生過來。
馬總指出,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之下,海外華文媒體特別是平面媒體,最大的沖擊也是廣告收入萎縮,造成收支失衡。而此前的歷史上,泰國華文媒體早就困難重重,負重前行。首先是華文教育斷層,造成讀者群面窄小;其次是政局不穩(wěn)、政治風波不斷,華文報被封屢見不鮮;三是受廣播、電視、網(wǎng)絡資訊的異軍突起,一波又一波的沖擊著傳統(tǒng)平面媒體。
在這種多種危機因素捶打下,華文媒體的求生之道離不開開源節(jié)支,報社采取的最初舉措是“瘦身”——縮小編制,裁員減薪,減少版面。而華人社會也不忍見“白紙黑字”的傳統(tǒng)媒體就這樣蕭條沒落下去,總是有實力雄厚的華人華僑伸出救助之手,助一臂之力,使華媒突破重圍,負重前行時不致于倒下。因為事在人為,只要華人社會大家團結一致,讓華媒“浴火重生”并非神話。
至于如何打造華文媒體的國際“話語權”,馬總認為,華文媒體的未來走向,應擺脫少數(shù)民族語文報的格局,更多地融入當?shù)氐闹髁髅襟w,成為當?shù)刂髁髅襟w上的中文版,這樣才能有利于贏得國際“話語權”。
對即將舉行的上海世博會,馬總寄語:上海世界博覽會是世界的大盛事,也是中國的大盛事,海外傳媒擔負著向世界人民介紹世博會的同時,也承載著向華人社會報道具有親切感與感染力的傳播重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