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地工廠和農場里有這么一批勞動者:他們來自亞洲各國,以“研修生”的身份來到日本,以“技能實習”為名,干著最底層的工作,拿最低的工資,常常需要超時工作,卻不總是按時拿到加班費,還面臨被解雇遣送回國的威脅。
一些國際人權機構和日本媒體指出,初衷為促進國際交流而設的日本“研修生”制度,已漸漸演變成日企剝削廉價海外勞動力的工具。近年多起與“研修生”制度相關的勞資訴訟甚至“過勞死”事件,引起日本國內外對這一制度的反思。
一名“研修生”的遭遇
日本目前約有19萬“研修生”,來自中國的李青智是其中一員。35歲的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2007年11月,他給國內的中介機構交了1萬元人民幣的押金,離開山東農村老家,抱著學習日本料理的志愿東渡日本,成為一名“研修生”。在廣島縣進行了僅僅一個禮拜的日語培訓后,就被派往琦玉縣的一家家具制造企業上班。
第一年,李青智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0點,主要干一些清掃、焚燒垃圾之類的活兒,全年總共只休息了21天,每月薪水是7萬日元(100日元約合7.7元人民幣),加班費每小時400日元,不足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一半。新華社記者從他的2008年5月工作記錄卡上看到,這個月他總共工作了302小時,其中加班142小時。
然而,李青智和他的同事們沒能及時拿到這筆加班費。第一年公司記錄的加班時間總共是1184.5小時,加班費總額是47·3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4萬元),這筆錢被日本老板一拖再拖,在他和工友們的多方投訴下,一直到2009年7月,才拿到這筆加班費的一半,剩下的一半老板堅持要等他們回國時才發放。而工作中老板稍有不滿就威脅要將李青智辭退并遣送回國。
2009年1月,中國研修生舉出“勝訴”與“我們不是奴隸”的條幅。
李青智說,為了拿回自己的工資,他不得不一面忍氣吞聲繼續干著與自己夢想相去甚遠的初級勞動,一面有意識地搜集相關證據。今年3月的一天,他照例在工廠的樹林清掃樹葉,遇到傾盆大雨,他找到老板,要求調換工作崗位,老板大發雷霆,不僅對他的工作能力進行侮辱,再次威脅要辭退他。李青智終于忍無可忍,辭去了這份工作,開始謀求用法律手段為自己維權。
“在公司,我們沒有任何保險,日本的厚生年金一分錢都沒有給我們交,他用雇黑工的方式來雇用我們,我知道我學習日本料理的希望已經完全破滅,我會在律師的幫助下爭取我的勞動報酬,”李青智對新華社記者說。
只是“冰山一角”
李青智的遭遇并非特例。事實上,欠薪、超長加班、居住條件惡劣、護照和通訊工具被非法沒收等遭遇在“研修生”中間屢見不鮮,一些人甚至丟了性命。
今年7月2日,茨城縣鹿島勞動基準監督署認定,2008年6月因突發性心臟病死亡的中國江蘇籍研修生蔣曉東為“過勞死”。調查發現,蔣曉東生前最后三個月內,每個月的加班時長都在100小時左右。而在2007年11月,其加班時間竟達181小時。
根據日方研修生項目的主要負責機構——財團法人國際研修協力機構(JITCO)提供的數據,2008年,在日工作期間死亡的外國研修生為35人,其中16人死于心臟和大腦疾病;2009年有27人死亡,其中9人為心臟和大腦疾病,另有3人自殺。
外國人研修生問題律師聯合會秘書長安孫子理良認為,研修生大多是青壯年,出國前都通過了體檢,而死于心臟和大腦疾病的比例卻相當于同齡日本人的兩倍,因而極有可能是因為勞動強度過大造成。
“蔣曉東的事件不過是‘冰山一角’,如果不改變這個制度的本質,類似的過勞死案件將無法避免,”安孫子理良說。
參與互動(0) | 【編輯:王海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