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1日電 今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迎來60周年國慶。臺灣《遠見》雜志7月號刊出文章說,60年來,大陸不只硬件建設天翻地覆,全社會的軟性思惟也正快速改變。如今13億人集體營造和諧社會,大陸官員面對民眾的態度正發生細微變化,形象似乎變得親民了不少。
今年上半年,《遠見》雜志記者走訪大陸各地,發現各地官員、領導、大學教授們,都花許多時間上課、寫心得報告、調研報告,認真研究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來的施政主軸:以人為本、建構和諧社會的科學發展觀。
一位20多年來從基層做起的海南島三亞市主任級官員,對于為官之道的改變有很深的體會:“我以前干過鄉下的副鎮長,那時候我隨便要抓人就抓人,很強勢,只準我(官員)說高聲,不準你(民眾)說高聲,但是現在不行了,要注意了,否則有人會去投訴。”
這位官員說,現在政策就是要走向寬松的、和諧的管理,要讓人民有發泄的管道,盡管這樣比較沒有效率,“我們不理解也得理解,不好辦也得辦。例如現在對臺政策也比較寬松,臺商有些就太牛了,我都尤其害怕啊。”
文章說,大陸官員“軟化”一些,其實是有背景因素的。一方面是中國已經富裕起來,人民的信息取得也比以前豐沛。眾多中產階層出現,民間開始有擴大公眾參與的聲浪。另一方面,大陸內部存在一些矛盾問題,以人為主、講究平衡的科學發展,有助于緩和、化解內部的矛盾!昂椭C”變成第一要務。
《遠見》雜志形容,和諧已經成為目前中國大陸的新圖騰,F在連高速動車都統一叫做“和諧號”;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上,電影導演張藝謀以中國活字版印刷數意象排出一個“和”字,向全世界傳播中國的主張。
文章提到,走到上海天鑰橋路內的小區,短短200米的巷弄就掛著至少10個跟和諧相關的標語:“一句好話三分暖,一句狠話傷人心”,“環保系萬家,搞好靠大家”,“處罰違章不留情,看似無情最有情”,“文明拆遷”等。
文章說,大陸軟性思惟的改變,除了官場思維更重視民意、較親民外,社會文化與價值觀其實也產生許多改變。60年來,前30年傳統文化受到許多破壞,后30年又經濟發展掛帥,近年以來開始有一股文化復興浪潮正在興起。從小學生到偏遠地區的80歲老翁,都開始對《論語》等古代典籍瑯瑯上口。不只重新重視傳統文化,電影藝術等文化創意事業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文章還說,中國也正努力從過去的世界工廠轉變成消費市場;從“代工大國”變成“智慧大國”、“品牌大國”。2006年,大陸央視推出《大國崛起》影片,引發國際關注。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營銷“和諧發展”概念,意在消除西方疑慮。中國大陸硬實力突飛猛進之際,軟思維是否能跟上,就看“和諧社會”能否發揮效果。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