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8日電 澳門《新華澳報》8日刊出富權的文章認為,“悲情牌”是民進黨常用且是屢試不爽的“犀利武器”。昨日,臺北法院再次召開延押庭,陳水扁策劃再次大打“悲情牌”,效果如何尚未得知。另一邊,蔡英文也學打“悲情牌”,想升高“五•一七”綠營游行強度,傳出“有被關的心理準備”。蔡英文的“悲情牌”是否能打得響?再過十天就可見分曉。
文章摘錄如下:
“悲情牌”,這是民進黨在選戰中經常使用而且也是屢試不爽的“犀利武器”。民進黨人二零零零年執政前,尤其是在“黨外”時期,極力把自己打扮成“獨裁統治的受害者”,在選戰中大打“悲情牌”,頗能引發不滿當時高壓統治下的臺灣本省籍選民的共鳴和同情,因而在選戰中屢屢獲勝。
尤其是當某些政治人物被審判坐牢后,其妻子“代夫出征”參選,他們在政見會上如泣如訴地講述受刑人遭受刑求的悲慘遭遇,使無數男女選民傷感落淚,因而都既賺得了眼淚又賺得了選票,而高票當選。
當然,也有另類“悲情牌”就是以肢體語言爭取同情的。比如,蘇貞昌首次參選臺北縣長,患了癌癥晚期正在醫院深切治療的民進黨籍“立委”盧修一,不顧病痛從醫院直奔造勢晚會現場,面對選民突然下跪,深深地感動了在場的選民,使到原本選情危急的蘇貞昌化險為夷,贏得了這場“空降”選戰。
又如,陳水扁無論是競選“立委”,還是競選臺北市長、“總統”,總是訴說那個偽造的“政治車禍”故事,把下身癱瘓的妻子吳淑珍抱上輪椅,并推著輪椅穿街走巷拜票,成為他必勝的武器。再如,“三•一九事件”中的兩聲槍響,瞬間煽起了部分選民瘋狂的悲情,使選情迅即翻盤。
二零零零年民進黨成為執政黨后,已從昔日的“被打壓者”搖身一變成了“統治者”,故在選戰中若再打“悲情牌”,再也難以引發選民的同情。但他們仍然將“悲情牌”當作是政治斗爭的武器,將之使用在非選舉的政治場合上。比如,在洗錢案中,由于家人和親信不斷被抓,陳水扁聲稱這是“國共連手打壓”,借機制造兩岸對立。
民進黨再次淪為在野黨后,直到如今,臺灣尚未進行過大型選舉活動,故民進黨政客尚未來得及再次在選戰中使用“悲情牌”。但是,民進黨政客仍在其它場合恣意地使用“悲情牌”。
比如,云林縣長蘇冶芬因涉嫌貪污被法院裁定收押候審時,她就舉起上銬的雙手高呼口號,任由記者們拍攝,并在看守所中宣布絕食,催發了同情眼淚。同樣是因涉嫌貪污的嘉義縣長陳明文也照版煮碗,使到當時“絕食抗議”成了島內輿論的“焦點詞匯”,更成為民進黨“對抗司法迫害”的“專屬工具”。
而陳水扁去年十月首次被收押時,也不惜“下效”蘇冶芬,舉起了上銬的雙手,該鏡頭果是驚震了全球。隨后,陳水扁在看守所中,宣稱進行“絕食”,事后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有人而且“忘記”了他的巨大貪賄行為,為他鳴冤叫屈,甚至有人天天跑到看守所前喧囂。
陳水扁的“絕食大戲”演得很象,早上又被轉送板橋醫院戒護病房。經過院方照料,陳水扁目前血壓及心率皆已恢復正常,虛弱的身體狀況也獲得改善,但他除喝礦泉水外仍是“演”到被送到醫院治療。特偵組和主審法官都因此而備受壓力。
民進黨大佬接連絕食以示“清白”,不僅讓深綠支持者如癡如狂,甚至叫囂要“打倒司法、拯救阿扁”。陳水扁等人的絕食動作把自己塑造成“對抗司法的絕食悲情明星”,綠營生生將司法危機轉為政治轉機的政治伎倆已經不言自明。這是民進黨一貫的悲情動作。民進黨習慣把一切納入“外來惡霸”壓迫“悲情臺灣”的模式,也因為長期的悲情灌輸,讓民進黨總能在深綠陣營中找到力量。
昨日,臺北地院再次召開延押庭,審定是否需要繼續羈押陳水扁。已被關看守所中憋壞了的陳水扁,策劃再次大打“悲情牌”,以配合部分民進黨人的“連續羈押前‘總統’違‘憲’”的“法理門爭”,向承審法官施加壓力。于是,先是放出“患病失眠”的風聲,聲稱如再是押下去就會被憋死。
陳水扁昨日在法庭發言時強調自己在看守所中身體狀況非常不好,嘴角還不時抽搐顫抖,甚至哽咽啜泣,而且撫著自己胸部,約五分鐘說不出話來,最后突然整個人趴在被告席桌上,全身發抖還疑似有痛哭的情形。但陳水扁“哀兵上陣”的策略并未奏效,經過檢辯雙方攻防,審判長蔡守訓裁示先將扁還押看守所,是否延押會再開闔議庭決議;陳水扁最后癱坐在椅子上,由法警攙扶離開。
陳水扁這次大打“悲情牌”的效果如何,尚未得知。但另一邊廂,向來生活在順風順水的環境中、在象牙塔中長大的蔡英文,也學起民進黨的老前輩們,大打“悲情牌”。正在美國訪問的蔡英文前日在華府透過越洋視訊下達升高“五•一七”抗爭強度,民進黨中常會據此通過“五•一七守護臺灣二十四小時靜坐抗爭活動”方案。
代理主席、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兩百名黨公職為強制動員,游行后須就地靜坐二十四小時,否則黨紀處理。由于五月十七日晚間十時起至五月十八日,民進黨并未取得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使用權,民進黨青年部主任趙天麟昨日召開記者會表示,民進黨堅持抗爭行動打死不退。柯建銘還表示,蔡英文“有被關的心理準備”。
蔡英文的“悲情牌”是否能打得響?再過十天就可見分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