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一倍,屆時將面臨約60億噸的石油短缺,同時還有6億立方米天然氣、35億噸鋼材、5000萬噸銅和6000萬噸氧化鋁的短缺。因此,我國將在2010年前建立1200萬噸戰略石油儲備,相當于30天的石油進口量。 中新社發 張山石 攝
|
3月24日,據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介紹,我國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一倍,屆時將面臨約60億噸的石油短缺,同時還有6億立方米天然氣、35億噸鋼材、5000萬噸銅和6000萬噸氧化鋁的短缺。因此,我國將在2010年前建立1200萬噸戰略石油儲備,相當于30天的石油進口量。 中新社發 張山石 攝
|
中新網12月26日電 香港《文匯報》12月26日發表社評指出,中國海軍于今日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對中國石油儲備安全意義重大。中國派遣軍艦參加護航,既是對中國石油安全的維護,也是對國際安全的維護。由于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中國大規模買進國際原油作戰略儲備正當其時。
社評摘錄如下:
由于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中國石油儲備近月開始提速。國內最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庫新疆鄯善原油儲備庫,已經開始注入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原油。金融海嘯對中國來說是有危有機,既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也給中國石油戰略儲備帶來機遇。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只會越來越稀缺,當前國際油價已經跌破每桶35美元低位,其中的泡沫基本被擠干凈,相比國際油價每桶150美元的高位,中國大規模買進國際原油作戰略儲備正當其時。
石油是當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維護其安全供應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石油安全已成為中國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是世界第五大石油生產國,但在過去10年,中國原油產出年均增長率僅為1.8%,而石油消費增長速度達到4.9%。自1995年起,中國已經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中國過去因為沒有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在國際石油處于低位時無法大量購入,油價上漲時又無法減少進口量,形成“買漲不買落”的現象,極大地削弱了國民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因此,盡快建立石油儲備體系,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步驟。
從2004年起,中國開始規劃、建設了鎮海、舟山、大連、黃島四大儲油基地,總儲備能力為1000萬噸。第二期儲油基地規模為2800萬噸,其中新疆鄯善原油儲備庫是當前最大的原油儲備庫。中國把儲備基地建好,就是要等待市場時機來趁低吸納,扭轉過去“買漲不買落”的被動局面。
中國趁低吸納國際原油,也是在金融海嘯下善用外匯儲備的表現。中國在海外投資金融機構屢屢挫敗,以致中投公司總裁樓繼偉本月初在香港表示,已經沒有勇氣投資外國金融機構。相比起來,在國際油價大幅回落時大規模買進石油作戰略儲備,是明智的做法,這也是中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付出沉重代價而得到的進步。其實,除了購買石油和美國國債之外,中國的外匯儲備還可以用來購買中國缺乏的其他戰略性物資,以及有助改變中國產業結構的高新技術和專利。
中國海軍于今日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對中國石油儲備安全意義重大。中國石油儲備的安全,其中包括進口來源地至國內的運輸安全。中國當前的原油進口量中,從中東和非洲地區進口的原油約占75%,進口的原油90%以上需要從海上運輸。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恰恰是中國石油運輸最重要的通道,海盜在那里攔路搶劫,對中國石油安全角成極大威脅。中國派遣軍艦參加護航,既是對中國石油安全的維護,也是對國際安全的維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