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陳水扁家族涉及的南港展覽館、龍潭購地、“國務機要費”及洗錢等四大案,臺灣檢察機構于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時十五分對外公布起訴結果,對陳水扁、吳淑珍等涉案人起訴并提請法院求以重刑。臺灣“檢察總長”陳聰明(左一)主持下午的新聞發布會,特別偵查組發言人陳云南(右一)向媒體介紹了偵查結果及長達二百零九頁的起訴書基本內容,臺灣檢方依“貪污治罪條例”等罪將陳水扁等十四人提起公訴。 中新社發 劉舒凌 攝
|
就陳水扁家族涉及的南港展覽館、龍潭購地、“國務機要費”及洗錢等四大案,臺灣檢察機構于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時十五分對外公布起訴結果,對陳水扁、吳淑珍等涉案人起訴并提請法院求以重刑。臺灣“檢察總長”陳聰明(左一)主持下午的新聞發布會,特別偵查組發言人陳云南(右一)向媒體介紹了偵查結果及長達二百零九頁的起訴書基本內容,臺灣檢方依“貪污治罪條例”等罪將陳水扁等十四人提起公訴。 中新社發 劉舒凌 攝
|
中新網12月15日電 美國《僑報》發表社論指出,陳水扁在獄中渡過孤獨的32天之后,13日凌晨1時被臺北地方法院當庭裁定釋放,這一事件所具有戲劇性,意味著自2006年11月由吳淑珍一疊禮券和發票引爆“國務機要費”案以來,陳水扁這位“臺灣第一位民選‘總統’”雖然正從他的人氣頂峰衰落,但整個弊案的走向還遠未清晰,漫長的審判必然還將量度著這場未謝幕的臺灣社會危機。
社論摘錄如下:
今年57歲的陳水扁今后將如何渡過余生,是死刑?無期徒刑?囚禁42年或者30年?還是逍遙法外、漂泊異國?最近一個月臺灣最熱鬧的這個話題,12日下午達到頂峰:臺灣最高檢“特偵組”宣布陳水扁家族所涉及“國務機要費”、洗錢、龍潭購地、南港展覽館等四大弊案偵結,陳水扁吳淑珍夫婦、兒子陳致中黃睿靚夫婦、吳淑珍胞兄吳景茂陳俊英夫婦全遭起訴入罪。到此,陳水扁還背負“二次金改”、“秘密外交”、違反機密等多件要案尚未偵結。
對于這場世紀審判,臺灣檢察官們近來漏夜加班撰寫的起訴書多達209頁,對陳水扁的指控措辭之厲臺灣史上罕見:“犯罪情節重大,不法所得為歷來最高,而且犯后一再攻擊司法,并無悔意”,吳淑珍“利用‘總統’夫人身分,大肆干政,搜刮財物,紊亂體制,敗壞官箴”…… 這一訴狀立時引起國際輿論一片嘩然,西方主要媒體紛紛給予關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克馬克亦在記者會上發表聲明“美國對臺灣的司法制度有信心”。
不過,陳水扁在獄中渡過孤獨的32天之后,13日凌晨1時被臺北地方法院當庭裁定釋放,卻使這一起訴的高潮效果大打折扣——臺灣輿論本來就有人擔心訴狀沒有具體求刑時間的模糊意味,《中國時報》最新民調更說“52%臺灣民眾反對將其交!。
這一事件所具有戲劇性,意味著自2006年11月由吳淑珍一疊禮券和發票引爆“國務機要費”案以來,陳水扁這位“臺灣第一位民選‘總統’”雖然正從他的人氣頂峰衰落,但整個弊案的走向還遠未清晰,漫長的審判必然還將量度著這場未謝幕的臺灣社會危機。
事實上,扁家弊案的最終解決不僅要靠臺灣司法是否能夠獨立完整體現社會正義精神,更在于臺灣社會的道德標尺、政治角力如何左右這場審判的進度和方向:
——在司法精神方面。臺灣人向來自豪法律在臺灣社會的價值,但卻無法看清此案前景:以“檢察總長”陳聰明來說,他受命于陳水扁執政時期,眼下卻執掌這場世紀審判之公訴,期間鬧出不同政治主張人士的質疑風波;且檢方認為這次起訴后地方法院應不至對扁解除羈押,但現實卻恰恰是當庭釋放了陳水扁,只是給予了象征性的“限制居住”。
——在道德標尺方面。臺灣向來重視傳承中華文化道德傳統,但自走上政治民主化進程以來卻出現整體淪喪的現象。過去兩年臺灣輿論對陳水扁家族弊案的各種憤怒、指斥、鞭撻,無不以道德情感入題,又何曾讓陳水扁一家反躬自問、何曾讓其擁戴者有所自省、何曾讓臺灣政治人物顧影自憐?更何況這種道德標尺還會被加上“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符號?
——在政治角力方面。最近八年臺灣社會的政治鴻溝雖然自今年五月馬英九上臺后正在出現弭平的跡象,但以民進黨為首的綠營人士仍在操弄著“政治迫害”議題和“團結挺扁”行動,顯示陳水扁家族弊案的觸角早已深入臺灣社會,并在原有的族群撕裂中繼續生根發芽。很明顯,民進黨人士會在不斷受到重創的式微過程中繼續進行政治反撲。
如今,扁家弊案至少還有三件要案尚未偵結提控、陳水扁又以交保得自由且可公開演講(盡管臺北地方法院要求陳水扁未來在演講時要節制一點)、臺灣市面13日早上傳說洗錢案下一目標已鎖定了前領導人李登輝……難怪臺灣網友哀嘆“臺灣司法已死,這出戲還要演多久”、驚訝“連保釋金都不用付有夠夸張”,諷刺“馬政府連這個過氣的政客都搞不定”。
本報相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也期待隨著時移勢易,扁家弊案在塵埃落定的過程中,會逐步消解臺灣社會的危機。只是,這場耗費巨大的危機,整個臺灣正在付出高昂的代價——對臺灣來說,扁案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司法案件,而是一個政治與社會難題。其過程越漫長,結果越曲折,越顯得像是在折射臺灣的宿命。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