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五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十二月四日至五日將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歧山和美國財政部部長鮑爾森將分別作為兩國國家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對話。中美雙方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伙伴關系的基石”主題,就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和促進經濟平衡增長的戰略、加強能源和環境合作、應當貿易挑戰、促進開放的投資環境和國際經濟合作問題進行討論。 中新社發 史利 攝
|
十一月二十五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十二月四日至五日將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歧山和美國財政部部長鮑爾森將分別作為兩國國家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對話。中美雙方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伙伴關系的基石”主題,就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和促進經濟平衡增長的戰略、加強能源和環境合作、應當貿易挑戰、促進開放的投資環境和國際經濟合作問題進行討論。 中新社發 史利 攝
|
中新網11月27日電 香港《文匯報》11月27日載文指出,經此(金融)危機,中美雙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大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性,如何從戰略高度進一步因應這種依存性,是新一輪對話的核心戰略議題,這也是此輪對話以“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伙伴關系的基石”為主題的原因所在。與此相對應,中美兩國如何協調行動以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就成為這一輪對話極為緊迫的核心話題之一。
文章摘錄如下:
日前,中國外交部宣布,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將于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也正式宣布了其經濟團隊人選。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在新的形勢和背景之下,這一輪對話雙方又將談些什么?
半年前,當中美在華盛頓舉行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時,美國總統大選還激戰正酣,奧巴馬剛剛在黨內初選艱難擊敗希拉里;次貸危機雖然已經讓華爾街感受到陣陣寒意,但自從貝爾斯通倒閉后,壞消息似乎一時間銷聲匿跡了;中國國內經濟在救災和奧運兩重刺激下,還是一派升平景象,決策當局依然在“雙防”,即防止由結構性通貨膨脹轉變為全面性通貨膨脹、防止經濟由偏快轉變為全面過熱。那時,150美元每桶的油價正炙烤著包括美中在內的全球耗油大國,人們都在掐指盤算離200美元油價還有多少時日。
6個月后,無論是中美兩國的國內經濟形勢,還是全球經濟形勢,發生的巨變都足以讓人驚嘆和質疑:這難道是在同一年之中發生的嗎?
美國方面,伴隨著“兩房”被接管、雷曼兄弟破產、政府注資AIG、花旗銀行,直到近來三大汽車公司瀕臨破產;房價股價跌跌不休時,救市計劃也從當初的2500億美元上升至7000億美元,再到近日刷新的8500億美元,金融危機的巨大冰山一步步浮出水面。從虛擬經濟蔓延出來的恐慌開始打擊實體經濟,伴隨著消費數據下降、失業人數上升,美國經濟的衰退已經由當初的言辭爭論變為實實在在的現實。
就在次貸危機引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從風暴升級為海嘯時,美國迎來了華盛頓新主人:民主黨不僅進一步擴大勝果,加深對國會山的掌控,奧巴馬更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入主白宮。王旗變幻的背后,不僅是美國政治風向、意識形態版圖的轉變,更是美國民眾深深地憂慮和希冀。
中國方面,雖然由于體系相對獨立、開放步伐穩健,金融海嘯對于其資本市場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海外市場的急劇萎縮還是讓沿海外向型經濟區域深受打擊,加之長期高速增長的經濟也恰在此時面臨調整,GDP增速的放緩引起了決策層的深刻憂慮,加之股市房市雙雙不景氣,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調控政策、投資計劃應運而生、接連出臺。
伴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加深,國際社會出現三大呼聲:一是要求包括G8在內的發達資本主義大國,攜手包括中印巴西等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全球更加自覺地密切合作以應對危機;二是要求對現有金融體系進行刻不容緩地改革,切實加強對金融投機、創新的規制和監管;三是要求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在應對危機中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伴隨著各自國內及全球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自2006年12月份啟動、每半年進行一次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不論在各自對話需求上,還是在談判的關鍵內容上,都將隨之發生重大轉變。
與這次金融海嘯相伴隨的是,中國業已替換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中國外匯儲備中有超過8成為各類美國金融產品。華爾街遭遇寒流,中國已然無法獨善其身,甚至感同身受,此次危機不僅導致中國部分商業投資受損、國家外匯資產縮水,更引發沿海出口企業的空前困頓即是例證。同時,美國要走出危機和困局,更離不開中國的配合、支持甚至幫助,美國不僅需要中國繼續持有甚至增購美國債券,更需要中國經濟能繼續保持適度的高增長態勢,因為中美早已同為全球經濟的兩大強勁發動機。
因此,經此危機,中美雙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大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性,如何從戰略高度進一步因應這種依存性,是新一輪對話的核心戰略議題,這也是此輪對話以“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伙伴關系的基石”為主題的原因所在。與此相對應,中美兩國如何協調行動以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就成為這一輪對話極為緊迫的核心話題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這次危機挑戰,中國在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從出口導向轉向依靠國內市場方面,已然無需美國的談判壓力,無疑有著更加緊迫的需要和更為強勁的驅動力;伴隨著國際油價急速跌落到每桶50美元以內,以及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強勢美元的一致需要,美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施壓的內外環境和氛圍也進一步淡化。倒是中方對于美方強化對華爾街的有效監管,以及促使其提振國內消費信心等要求,必將成為“促進經濟平衡增長”這一對話老議題的新內容。
同時,要求中國對包括IMF、世界銀行等為代表的世界金融體系、發揮更大作用、承擔更大責任,也可能是美方在這一輪對話中的新要求。 (張智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