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2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63屆聯大一般性辯論,并作題為“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的演講,闡述“后奧運中國”政治經濟走向。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
中國總理溫家寶2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63屆聯大一般性辯論,并作題為“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和平發展”的演講,闡述“后奧運中國”政治經濟走向。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
中新網9月27日電《香港商報》9月27日發表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副會長王輝耀撰寫的文章說,民族國家歸根結柢,莫過于一個“想象的共同體”,中國的崛起最終指向的是一個人群的崛起,人群中每個中國人切身的開放、平等、幸福的生活。因而,我們有理由堅信,過去30年帶來了國家和社會的開放,而未來30年將會帶來更多的個人開放,而中華民族的發展勢必要以個人開放為新動力。
文章摘錄如下:
30年,中國由封閉走向開放,從保守趨于革新,從單一漸變自由多元。30年,一個民族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走向崛起的新生。30年,中國國民經濟的外貿依存度從不到十分之一到超過三分之二,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廣大的中國企業與中國人開始遠征海外30年,從三個世界的對立情緒到“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價值觀,中華民族百年奧運夢想得以實現……。30年,歷史不過彈指一揮,便天翻地覆。與其說“改革開放”是在歷史語境中的突圍政策,毋寧說是當今世界浩蕩發展的必然選擇;與其說是宏觀的國家意圖、社會行動,毋寧說“改革開放”指向我們每一個體的生活方式與人生愿景。今天,我們紀念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更為了思考過去完善未來。世界在變化和發展,中國30年的開放路,再次走到了至關重要的時期。
向世界開放的30年中,中國社會在器物的學習中進步、在制度上日臻完善;國家經濟層面的開放已接近完成,經濟正在超日追美,加入WTO逐步適應世界經濟規則。我們能看到北京CBD奢侈的五星級酒店,首都國際機場豪華的嶄新候機廳,上;春B飞蠂H名牌云集的購物中心……中國的硬件和基礎設施已經很好,然而,任何變革都是由器物始,進而制度,最終文化。文化的真正開放,歸結根本是人心的開放。改革開放最終也要以人的開放為指歸。過去30年,我們在逐步進行前兩者的變革,那么未來的30年或更長時間呢?
如今看來,中國文化心態和個體層面人的開放還遠沒有完成,“國富”之外還沒有“民強”,“大國崛起”的基石之下還并不是13億的“大國國民”,由個體文化素質共同組成的中國文化尚未崛起,影響全世界。具有“中國特色”的改革開放自上而下的進程,注定了下一個30年必須要重點解決“下”的層面——大多數個人的“改革與開放”問題。改革開放的真正目標應該也必須是“國富民強”,也只有“國富民強”才能有和諧社會、法治社會、民主社會、人權社會。
從現實看,一個不再由工業化主宰的新全球化時代,世界、國家、個人的開放也走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如果只是國家的開放,只是整合利用世界范圍內的資源和市場,已經遠遠不足以面對新的形勢。因為社會最核心的生產力已經逐漸指向個人的知識和創意,未來社會將是知識經濟和創意產業的天下,這已經是無數人的共識。但是,一個國家的開放只有與個人開放結合在一起,使更多的人擁有開放式的人生,才能激發出更多的智慧火花和思維創新,才可能具有真正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才能為個體開放提供無限的空間與渠道。
縱觀人類的歷史,從社會學角度看就是一部個人的開放史。個人開放對己擺脫束縛,解放自我;對外尊重他人營造社會包容。當絕大多數人都成為了開放人,則又必然推動著整個社會去努力實現民主、自由、多元、共贏。
人類要進步,必然要向往光明美好的生活,必然要不斷創新重獲新生,這都與個人開放擁有幾乎等同的內在訴求。于是,每一次巨大變革、進步都伴隨著一場關于個人的解放運動。成功者云集的時代,一定是開放的時代;巨人輩出的時代,一定出現在開放的時代。以對個人的發現和確立個體價值為使命的開放,是任何文明的成長必須經過的階段。
或許,以個體開放為主的改革開放是排斥“愚民”、鼓勵“民強”的“個人開放”,會帶來對社會環境多元兼容、個性與個人權益受到捍衛、個人創造力得到解放的更廣泛要求。人們也許會因此對國家的公共服務、法治建設、民主制度、人權保障、環境治理提出更多的意見與建議,對政府的公正、透明、廉潔、效率有更高的要求與期待,與“集體利益”有沖突時會更善于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甚至會自下而上地推進國家與政府的變革。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這不正是國家與社會進步的動力所在?個人不走上開放之路,改革開放又如何能成為一種民族和社會的共識?中國的改革開放又如何能夠全面深化?又如何能夠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與和諧社會?如何保障長期的“大國崛起”與“民族復興”?
過去30年,中國有過三次思想解放,1978年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沖破了兩個凡是的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沖破了計劃經濟的崇拜。1997年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沖破了所有制的崇拜。而今天,我們可以說已經進入了第四次思想解放,我們現在要進行的變革,或者未來30年或更長時間要進行的變革應該是注重個人更加開放的時代。
今天的中國迫切需要一場推動個體“改革開放”的思想啟蒙運動。
中國今日的崛起,得力于過去30年宏觀性的國家對外開放,它帶動社會日益開放,但是真正能長久支撐中國崛起的只有個體的開放。只有個體人生開放,開放才能成為一種民族和社會的共識,成為真正的“基本國策”,并且帶動中國實現真正的“大國崛起”。
民族國家歸根結柢,莫過于一個“想象的共同體”,中國的崛起最終指向的是一個人群的崛起,人群中每個中國人切身的開放、平等、幸福的生活。因而,我們有理由堅信,過去30年帶來了國家和社會的開放,而未來30年將會帶來更多的個人開放,而中華民族的發展勢必要以個人開放為新動力。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