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2日電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發表評論文章說,自2003年非典時期開始,中國政壇上的問責事件接連不斷,各地問責辦法紛紛出臺,官員問責制從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開始,到近年從地方到中央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官員問責浪潮,并逐步走向制度化。
文章摘錄如下:
面臨全球金融大海嘯席卷之際,北京卻卷起另一股“官員問責”風暴。因山西省襄汾潰壩事件,9月14日孟學農被免去中共山西省委副書記職務,引咎辭去山西省省長職務;同時,張建民的山西省副省長職務也被免去。
因河北省三鹿毒奶粉事件,9月16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分管農業生產的副市長張發旺被免去職務,石家莊市畜牧水產局局長孫任虎、石家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張毅、石家莊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黨組書記李志國的黨內外職務也被免去。
襄汾潰壩、礦難、黑磚、官煤勾結、權貴茍合,這些元素并列在一起時,就構成山西這個省近年的面孔,和山西的天空一樣,沉淪已久,積重難返。襄汾潰壩事故,主要是企業違法違規生產和建庫,隱患排查治理走過場,安全整改指令不落實。人為因素引發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依據《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孟學農和張建民被免去職務。這是中國近年來因重大事故對高官問責的又一案例。
官員問責制,被認為是中國新一輪政治改革的亮點之一。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說:“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官員問責制就是讓掌握公共權力的各級官員對其行為負責,是對政府官員的違法行為及其后果都必須追究責任的一種制度。
自2003年非典時期開始,中國政壇上的問責事件接連不斷,各地問責辦法紛紛出臺,官員問責制從非常時期的非常措施開始,到近年從地方到中央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官員問責浪潮,并逐步走向制度化。
有權力就必須有責任,權與責必須對等。山西省襄汾潰壩事件,從襄汾縣陶寺鄉黨委書記、鄉長,襄汾縣安監局局長,襄汾縣安監局總工程師相繼被撤職,到襄汾縣委書記亢海銀、縣長李學俊停職檢查,再到分管副省長被免職、省長引咎辭職,表明安全事故問責正變為一種嚴厲的常態程式。
這次是59歲的孟學農遭第二次問責。2003年4月,因非典風暴中,對瞞報瘟疫承擔領導責任,出任北京市長還不到4個月的孟學農,被免去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職務,市長職務被撤除。
不過,在中共十七大地方諸侯重新洗牌之際,他令人意外地復出,出任山西省委副書記和代省長,政界紛傳是他政治生涯“又一春”。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認為,自從《生產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存在問題的官員屢屢曝光。這種“馬后炮”式的責任追究制度,很難從根本上發揮作用。除了“自上而下”的監督,“自下而上”的監督更為迫切,即把生產安全、環境保護的監督權,交給那些生命和生活受到威脅的當地社區居民或企業職工手中。
因此,必須盡快修改《安全生產法》,改變單一的行政主導的生產安全責任體系,建立社區居民自治與行政監管相結合的生產安全體系。(江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