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記者在地震災區采訪的日日夜夜,時時浸潤在愛的氛圍中。這份愛從2010年的玉樹,連著并不遙遠的2008年的汶川,這份愛還可回溯到1976年的唐山……
三次地震,雖然地域不同、時代不同、震級不同、損失不同,但相同的,是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生命的無限關切,是社會主義制度舉國動員的優越性,是中華民族在地震災難面前涌現出的大愛真情。
同樣是患難與共,同樣是愛的凝聚
題記: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1976年的唐山見證過,2008年的汶川見證過,2010年在玉樹再次凸現。
唐山市政協副主席胡萬寧清楚地記得34年前那個黑色的夜晚:河北唐山發生7.8級大地震,瞬間吞噬24萬條生命,重傷16.4萬人……
“地震后,開灤唐山礦的李玉林從廢墟中爬出,不顧自身安危,立即趕往北京向黨中央匯報,把解救唐山的希望寄托于黨和國家。就像孩子尋娘一樣,這是一種信仰、一種期盼。”胡萬寧說,很快,14萬解放軍緊急出動,全國各地派出10多萬人參與救災。一周內,解放軍用鋼釬鐵鏟刨出1.64萬人,2萬醫務人員趕到災區;28天內,轉移了10萬重傷員……
32年后,老百姓對黨的這種信仰比以往更加堅定。汶川地震后僅10分鐘,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便成立了緊急指揮中心。13萬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馳援災區。在頻發的余震中,胡錦濤總書記來到災區;廢墟下的孩子們聽到溫家寶爺爺對他們的呼喚:“孩子們一定要挺住,一定會得救!”
玉樹地震發生后,12萬名人民解放軍和武警官兵在玉樹集結救援。胡錦濤總書記風塵仆仆從國外提前回國,他說:“在這一困難時刻,我需要盡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在板房學校中,他為孩子們在黑板上寫下: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溫家寶總理兩赴災區,指揮救災。
又是救兵集聚、全國動員,在瓦礫中尋找生命。又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廢墟上托起希望。
同樣是百折不撓,同樣是愛的傳遞
題記:相似的場景,相同的災難,聯系在一起的,何止是玉樹人、汶川人、唐山人?
汶川地震,觸動了唐山人內心最敏感的神經。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詩人徐國強痛苦地寫道:“你的呻吟在我的喉嚨里流淌,你的呼救牽扯住我緊張的惦念。”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趙勇說:“從汶川地震消息傳來的那一刻起,愛潮就在唐山大地上涌動奔流。在四川地震災區,‘宋志永愛心志愿小分隊’穿的紅馬甲,成為醒目的‘愛心名片’。”
“我是唐山人,這就是我必須去災區的最充分理由。”玉樹地震后,人們再次在廢墟上聽到了唐山人民的聲音。胡萬寧是唐山赴汶川、玉樹兩次抗震救災的總指揮,他深情地告訴記者:“我們經歷過同樣的災難,感同身受;我們接受過無私幫助,最理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寶貴。”
曾記得,當年唐山大地震的消息傳到當時與我們完全隔絕的海峽彼岸,臺灣民眾曾含淚募捐。
在玉樹,我們不僅看到了臺灣同胞的身影,還有那位來自香港、將生命定格在雪域高原的英雄———黃福榮。
災難中,中華民族血脈相連,四面八方奉獻的愛心是相同的;災難中,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災區人民自強不息的抗爭是相連的。
曾記得,唐山地震時,當時國家并不富余,但還是為唐山撥款43億元,調撥50萬噸鋼材、250萬噸水泥,3000多專家和7萬建筑大軍挺進唐山。震后僅半個月,唐山就挖出了第一車煤;震后28天,唐山就煉出了第一爐鋼;短短兩年,唐山的工業產值就恢復了震前的水平!
曾記得,全國為汶川地震災區共籌集社會捐贈款物797.03億元。兩年后人們看到,19個省市對口支援,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一所所校園投入使用,一個個企業機器飛轉……
青海省委書記強衛的承諾還在耳邊:“一個山川更加美麗、生態更加良好、經濟社會更加繁榮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美好的社會主義新玉樹,一定會佇立在雄偉遼闊的青藏高原。”
同樣是勇往直前,同樣是愛的延續
題記:從唐山,到汶川,再到玉樹,三次抗震救災,展示了中國社會經濟34年的巨大變遷。
“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我7歲。秋天開學了,沒有帳篷,我們只好在樹林里上課。”作為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本報記者藺玉紅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
“地震80個小時后,我們學校就復課了,坐在解放軍連夜搭起的板房教室里,準備中考。”玉樹州孤兒學校初三學生尕松東周的話里充滿溫馨。
小小的玉樹巴塘機場,打通了玉樹地震救援的空中“生命線”,短短一個星期就超負荷地起降飛機256架次,不僅緊急運輸了大量傷員,還把各種救援物資源源不斷地及時搶運到災區。
“沒有國力的強大,沒有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積累,民航這樣高效、有序的救援是難以想象的。”民航青海監管局局長胡紅斌感慨連連。
34年來,變遷的不只是物質基礎,還有思想觀念的進步。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后,我國政府都設立了全國哀悼日,為逝者降旗默哀。“這體現了中國對生命的尊重。”澳大利亞記者高安西評價說。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德山說:“唐山、汶川、玉樹地震中,所展示的抗震救災精神,都是中華民族精神在特定時期的特定表現。只要中華民族與人類文明同步發展,它不但會繼續培育我們優秀的子孫,而且會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一股強勁動力。”(記者 藺玉紅 張玉玲 何平)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